第207章 手段尽出(3/4)
听平原王的,还是听你袁绍的?
这位平原王可是桓帝之弟,就封以来痴迷酒色,是出了名的子女繁盛。
光是子女姻亲,就是一笔难以估量的雄厚力量。
拥护平原王作天子简单,想控制新天子可就难了。
河北郡望、豪强们放着现成的刘氏天子,又何苦追随你袁绍?
即便袁绍有拥立新朝暴毙的风险,刘艾、台崇也不想冒这个险。
连遥远的袁绍都畏惧,而眼前的赵彦又已经表态,他们两个只能沉默,附议。
署名之后,莫名压力卸去许多,刘艾就问:“元明公,若能救出臧子源,当如何安置?”
“袁绍既能退一步,那再退一步又有何妨?”
赵彦说话间,从桌案上找到一份赵岐、刘表联名送来的奏表,推给刘艾。
反正不管袁绍那里给出什么条件,撤东郡之围是必须的一环。
朝廷救了东武阳一城男女,东郡就会成为朝廷在兖州的触角,便于策动其他郡县,去挖曹操的墙角。
刘艾拿起奏表看到赵岐、刘表的署名,就知道内容。
这是赵岐、刘表联合表奏北海名士孙嵩为青州刺史的奏表。
党锢之际,赵岐逃难于北海,变易名字,麦饼谋生。
被孙嵩发现,领回家中后宰牛招待,就将赵岐藏在庄园夹壁里,生活了数年。
党锢结束后,孙嵩因此而扬名关东,也在赵岐帮助下出仕,担任过豫州刺史。
非常之时用非常之士,也就孙嵩这种与曹操有旧的人去接替孔融当青州刺史,才能带着青州乡党驱逐袁谭。
赵岐已经八十多岁了,还在关东各处奔波,哪怕没有受领什么重要官职,可影响力不亚三公。
就跟马日磾、杨琦一样,哪怕赵基除掉了杨琦的侍中之职,可杨琦混迹公卿行列里,没人觉得不妥。
对付袁绍、曹操,就不能留牌,有多少手段就该一股脑尽数使出去。
臧洪是一张好牌不假,但扒掉高干、袁谭身上的刺史假皮,意义更大。
袁绍连外甥、儿子的刺史官位都保不住,那他委任的郡守、县令长职务自然吸引力大降。
刘艾将手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