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送鸡汤(3/4)
也就是杨父。
在这个朝代,要想入朝为官,必须要经过身世调查,身世背景越干净越好。
原主的名声可能会影响到侄子杨东未来的官途,在这个理由之下,杨父同意了杨刘氏的做法,他本来也不怎么待见这个小儿子,而且还是庶出。
不过,杨父不同意分家,他只让杨刘氏把原主赶到外面住。
在这时候,人们的观念就是:父母在、不分家。
分家名声不好听不说,还要分家产和田地,虽然庶出的儿子能分到的份额很少,但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
杨刘氏也觉得杨父这招很绝,名义上不分家,保留完整的财产,又能把原主一家三口赶出去,让他们自己过。
其实,杨父不同意分家,并不是心痛那点财产,而是想保留模糊的关系,给以后留下更多的回转空间。
现在想想,杨九狼直摇头,八字都还么一撇呢,就搞出这么大动作。
如果他是夫子,他也会对每位学生都夸赞,这么多学生,总有一个被夸中的。
杨家大院有八座房子连在一起,像一个八卦形,一个有十几间屋子,不过都是泥土墙茅草屋。
整个杨家村几乎都是一样的茅草屋,青砖瓦房没有一间,只有几家是土坯房。
杨家大院,篱笆外。
杨九狼刚来到就大声呼喊,“四哥,我来了。”
他这一喊,马上‘嘎吱、嘎吱’响起几声关门声。
在他大嫂的房间中,他的一个侄子问道,“娘,小叔是不是又来要东西了?”
“嘘,别说话。他来,总没好事。”
杨九狼也知道是这种情况,所以才大声喊的。
果不其然,进了院子,只有杨九豺住的屋子,门是开着的。
十几间屋子,杨九豺一家四口只分到了一间,虽然是泥土墙茅草屋,但条件比杨九狼住的100茅草屋也好不了哪去。
“四哥。”来到杨九豺的屋子门前,杨九狼又喊了一声。
杨九豺并没有出来,出来的是他的四嫂吴氏,“你四哥去乡上上工了,可能要很晚才回来。”
这里类似于地球的东汉时期,实行的也差不多是郡县制,对应过来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