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等温冷端技术(1/3)
试验机已经顺利的被生产出来,并且可以平稳运行。
那么接下来只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验证和调教,也就可以将发动机进行送审,完全审批合格后,就可以进行量产了。
以上这些都算不上什么问题,只需要按部就班进行就可以了。
而且量产发动机,实际上也没什么困难的,因为大部分的零件几乎都不需要沈东强自己生产。
他只需要把自己的需求和零部件的形制,交给其他的厂商进行生产即可,而最后再由自己的东华厂将零部件进行渗碳处理,便可以轻松使各零部件达到合格水准。
而且沈东强在机械加工圈子里混了这么多年,想要搞定这些简直不要太简单。
所以几乎只用了短短几天的时间,沈东强就已经将量产发动机所需要的一切准备都做好了。
甚至许多厂商的订单他都已经下了,万事俱备,现在沈东强需要的,仅仅只是自己生产的发动机的各项准确数据,以及一个能够让自己发动机亮相的机会。
实际上,早在那台原型机被生产出来的第二天,第二台试验机也已经被生产了出来,并且很快就被送到了相关检测部门。
仅仅两天之后,发动机的各项参数指标数据便被送了回来。
而当看完那发动机的各项参数指标后,沈东强心中的狂喜简直难以抑制。
简单说,这款发动机的各项参数指标,对于现阶段的各款国产发动机而言,几乎就是碾压一般的存在,甚至许多方面的指标参数,都于几款国际知名的摩托车发动机。
这样的摩托车发动机不要说放在国内,即便是放在国际上,只要有一个露脸的机会,就势必会成为各大摩托车厂商争先采购的对象。
但很快沈东强就发现自己太过天真了。
因为他发现,想要让自己生产的这个发动机在那些生产摩托车大厂面前露脸,简直比登天还难。
一开始,他先是动用了一些人脉,想要约见这些大厂负责采购的负责人,准备当面向对方展示自己的摩托车发动机。
但在使出浑身解数之后,他却发现那些大厂采购业务的负责人屌都不屌自己。
不要说见面详谈,甚至连自己的电话都懒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