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业务指标(3/4)
。
“我们事务所传统业务做的很好,各组老师都很擅长。目前传统代理业务下降之后,像一组的冯强、二组的邓磊他们,业务就少了,提成也相应减少了。工资少了,抱怨就多了,整体士气就会低落。所以,我们准备对接几家老客户的业务需求,准备把他们外派到客户公司去,每周去个三、四天,主要是做客户发票组、申报组的工作。”林枫针对目前的现状,需要给事情少的员工,找活干。
“像冯强他们,年纪都挺大了,外派……他们估计不愿意”卫渊组里的人最多,年龄偏大的也多。
“让他们适应适应吧,公司需要招聘年轻人,跟他们学习几年,等老员工一退休,新人刚好顶上。”秋实事务所,当初像周董、蒋总、卫渊他们,以前都是在税务局工作的公务员。成立秋实时,三、四十岁左右的年纪,现在都五十多、六十多了。而周董看重林枫,原因之一是林枫以前也在税务局工作过八年,还有林枫很会为人处事。一方面周董很多想法,林枫都能很快领悟;另一方面是她应对客户自如,拓展业务是她的强项。
“组里还有些项目,他们是参与的,他们外派了,谁来做呢?”卫渊组里这部分活,得有人接。
“一组的空缺,由四组的许萍顶上;二组的空缺,由四组的谢苒顶上。”这是周董跟林枫、金勇商量后的决定,虽然金勇并不希望,已经培养一年多的组员离开,但公司这么部署,是为了整体发展,只能答应。
“我认为还是用,有政府补贴的实习生。用这样的实习生,一方面能节约我们的开支;另一方面能做些扫描、装订、跑腿的事,虽然这些事情简单,但做起来也挺耗时间的。去偏远的大厅办事,有时得耽误一天功夫,有这功夫,报告都完成一份了。找太高端的人过来,人力成本太高,本来就业绩下滑,拿什么养活他们。”卫渊也发表自己的想法,讨论嘛,需要有不同的声音。
公司里一直有个不成文的传统,每组的组长,自行负责组内员工的工资、提成。这些工资、提成都是依靠各组组长,拓展的业务收入,来养活组内的人。虽然根据项目要求,各组人员互有合作,但结算时,都是亲兄弟明算账。
“我是同意招新人,我这里的外资企业客户比较多,目前只有苏晓雨一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