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军工萌芽(1/5)
第一节:废铁收集
1935年初春的大别山,晨雾像一层薄纱笼罩着山谷。陈长安紧了紧身上的单衣,呵出的白气在清晨的冷空气中凝结成霜。他带着李小虎和五名战士沿着干涸的河床缓慢前行,每个人的眼睛都紧盯着地面,寻找任何可能派上用场的金属碎片。
\"陈哥,这能有用吗?\"李小虎踢了踢半埋在泥沙中的一块铁疙瘩,铁块发出沉闷的声响。年轻的战士脸上写满了怀疑,他参军才三个月,对军工生产完全没有概念。
陈长安蹲下身,从腰间抽出刺刀,仔细刮去铁块表面的锈迹。阳光透过晨雾照在金属表面,露出细密的纹路。\"看这纹路,\"他指着铁块上的凹槽,\"像是炮车转向轴的零件。\"他抬头望向远处蜿蜒的河床,\"这一带是去年围剿的主战场,国军撤退时丢弃了不少装备。\"
远处突然传来丁伟的呼喊声。他们循声而去,在一处隐蔽的山坳里发现了令人惊喜的收获——十几支被丢弃的步枪杂乱地堆在一起,上面覆盖着枯枝败叶。大多数枪已经锈蚀严重,但陈长安仔细检查后发现,至少有三支的枪机等核心部件尚可修复。
\"收获不小。\"陈长安掂量着一支还算完好的汉阳造,枪托上的编号还清晰可见。他想起一个月前的那场战斗,当时他们连队就是因为弹药不足,不得不放弃追击溃逃的敌军。\"老孙头看到这些该高兴了。\"
回营路上,他们遇到了一队衣衫褴褛的山民。领头的老人认出了红军的装束,犹豫片刻后颤巍巍地走上前来:\"老总我们村后山有个土匪丢弃的军火库去年冬天发大水冲出来的\"
第二节:锻造炉前
营地东侧的空地上,老孙头正指挥着几个战士搭建锻造炉。这位年近六十的老兵曾经在汉阳兵工厂干过两年学徒,是队伍里难得的军工人才。他佝偻着背,却动作麻利,黄泥混合着碎石在他手中变成了一个半圆形的窑炉。
\"鼓风机的叶片要用硬木,\"老孙头对正在改造门板的年轻战士说,\"松木太软,烧不了几天就得换。\"他的声音沙哑却有力,每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陈长安放下肩上的麻袋,金属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十二支废枪,还有些零碎铁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