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战场苏醒(2/4)
突然浮现:这个说话的士兵叫李小虎,是他的通讯员;他自己则是红三军团第七团团长陈长安,29岁,江西兴国人,参加过三次反围剿
又是一阵剧痛袭来,陈长安按住太阳穴。现在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活下去。
\"把各排长叫来。\"他哑着嗓子命令道,同时从地上捡起一支莫辛纳甘步枪,检查枪膛的动作行云流水。
李小虎猫着腰跑开后,陈长安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代军事专家的思维和红军团长的记忆正在快速融合,形成一种奇妙的协调。他惊讶地发现,自己不仅记得国防大学的电磁炮公式,也同样熟悉手中这支老式步枪的每一个零件。
土坡后很快聚集了五名军官,每个人都面带菜色,但眼神坚定。
\"情况不妙。\"一个满脸胡茬的汉子开门见山,\"马家军骑兵只要一个冲锋就能把我们踏平。老陈,你说怎么办?\"
记忆告诉陈长安,这是副团长赵大勇。
他抓起一把石子在地上快速摆出地形图:\"东面是悬崖,西面是开阔地,正北有片灌木林。敌人肯定会从西面和西北包抄。\"石子移动,代表敌军的箭头形成钳形,\"我们必须——\"
\"砰!\"
一声突兀的枪响打断了战术布置。坡下传来惨叫,一名试图移动伤员的战士被敌军狙击手击中大腿,正在痛苦地翻滚。
陈长安条件反射般卧倒,眼睛扫过三百米外的敌军阵地。几乎是肌肉记忆,他的手指拨开莫辛纳甘步枪的表尺,调整到300米刻度。没有瞄准镜,但他似乎能感受到风偏和地心引力的微妙影响。
\"掩护我。\"他低声道,随后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半口,屏住呼吸。
枪托稳稳抵住肩窝,准星对准了那挺马克沁重机枪后的身影——一个正在调整瞄准镜的敌军射手。陈长安的食指轻轻扣动扳机,动作温柔得像在触碰情人的手。
\"砰!\"
枪声响起的同时,三百米外的机枪手猛地后仰,钢盔高高抛起,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闪亮的弧线。
阵地上瞬间安静了。
陈长安自己都愣住了。在现代,他虽然是武器专家,但从未接受过专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