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一战灭突厥(2/6)
这一切,都如同一把利刃,悬在李世民的头顶。李世民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关乎大唐的兴衰荣辱,绝不能轻易做出决策。
此事断不能明说,唯有意会!李世民必须在维护大唐利益和声誉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既要确保突厥不再成为威胁,又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纷争。他需要通过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手腕,巧妙地化解这一难题,让所有人都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同时又不损害大唐的威望和形象。这不仅是对李世民个人智慧的考验,更是对大唐王朝能否继续稳定发展的关键考验。
身处前线的李靖和李世绩,皆是军中的佼佼者,他们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军事经验,在战争中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对于颉利可汗的意图,他们早已心知肚明。
尽管颉利可汗在战场上遭受了挫败,但他的人马仍然众多。如果让他成功穿越广袤的沙漠,抵达九姓铁勒的领地,得到他们的庇护,那么唐军要想追击并消灭他,将会面临巨大的困难。那漫长的道路、险阻的地势,都将成为唐军前进的阻碍。
然而,李靖和李世绩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实际因素而决定不让颉利可汗逃脱。更重要的是,他们似乎能够洞悉唐太宗内心的真实想法——绝不能放虎归山。
这种默契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他们对唐太宗的了解以及对国家利益的深刻认识之上。他们深知,一旦让颉利可汗逃脱,他必将东山再起,给唐朝带来更大的威胁。
因此,他们二人早已摩拳擦掌,心中拟定的计划就是要一举消灭突厥,绝不给颉利可汗任何喘息的机会。在他们看来,君主虽然不便亲自出面,但他们愿意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替君主完成这一至关重要的任务。
“君主不方便做的事,就让我们来完成吧!”带着这份坚定的决心,他们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征程,决心将颉利可汗彻底消灭,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李积与李靖会师之后,两位大唐名将并肩而立,目光如炬,一同凝视着前方的战场地图。他们细细商议作战计划,气氛庄重而紧张。李积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仿佛能洞察战场的风云变幻。他缓缓说道:“颉利虽然战败,但麾下人马众多,实力不容小觑。若是让他顺利走过沙漠,得到九姓铁勒的庇护,那漫长的路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