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战机来临(2/5)
直以来,这两个地方都是突厥进攻中原的桥头堡,对唐朝的边疆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时刻牵制着唐朝的军事部署。
李世民一登基,就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两个地方的重要性。他深知,要彻底消除突厥的威胁,就必须先拔掉这两个钉子。于是,他派遣使者前往恒州,对苑君璋进行了封赏。使者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以及象征着唐朝威严的诏书,来到了恒州。苑君璋看到唐朝的使者到来,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他深知自己身处两难之地,一边是强大的突厥,一边是崛起的唐朝,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然而,当他看到使者带来的丰厚赏赐和皇帝诏书中的优厚条件时,心中一动。毕竟他也希望能脚踏两只船,以图暂时的存留。于是,他表面上接受了唐朝的封赏,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感谢唐朝的恩宠,但暗地里仍然与突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试图在两大势力之间寻找生存的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逐渐发生了变化。苑君璋“见颉利政乱,知其将亡”,而唐朝则越发安定繁荣起来。他看到了历史的走向,明白继续与突厥为伍只会给自己带来灾难。在唐太宗的感召下,苑君璋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率部投降大唐。大唐军队顺利进驻恒州,打通了可以直捣突厥可汗龙庭定襄的通道。这一通道的打通,让唐朝对突厥的军事行动更加便利,极大地威胁到了突厥的统治中心,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太宗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的目光始终聚焦在北方的边疆安全上。他又趁回纥、薛延陀反叛,突厥暂时无暇南顾的时机,果断地派华州刺史柴绍(李世民的姐夫)领军攻取了割据朔方的梁师都。柴绍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他接到命令后,迅速集结精锐部队,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柴绍率领着精锐的唐朝军队,一路势如破竹,迅速突破了梁师都的防线。梁师都的军队在唐朝军队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根本无法抵挡唐军的凌厉攻势。最终,柴绍成功封住了突厥进攻关中的必经之路,彻底消除了朔方对唐朝的威胁。这一胜利不仅巩固了唐朝的北部边疆,也为后续对突厥的全面反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通过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李世民成功地削弱了突厥的势力,为大唐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