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庙算备战(5/5)
,成为大唐军队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精锐力量,为大唐的边疆安宁和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东突厥虽然表面上看似统一了大漠草原,但实际上,这仅仅是靠着强大的武力征服暂时维持的假象。在其内部,矛盾重重,根本不是铁板一块。颉利可汗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频频发动南侵,他以为这样能够掠夺更多的财富和资源,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然而,他却不知,每次南侵的获利,大都被突厥贵族收入囊中,而其他部落所获甚少,甚至还要承担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
长期的战争让突厥的普通百姓苦不堪言。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草原,“兵革岁动,国人患之,诸部多苦。”连年的征战耗尽了部落的资源,让百姓失去了安宁的生活。战争不仅夺走了无数年轻的生命,还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使得牛羊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再加上自灞桥退兵之后,连续几年草原大雪肆虐,牛羊大批死亡。在草原上,牛羊是牧民们的基本生活物资,是他们生存的根本。大批牛羊的死亡,直接动摇了许多部落的生存根基,让部落的经济陷入困境,百姓的生活陷入绝境。
然而,颉利可汗此时却志骄意满,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他不仅没有体恤部落的疾苦,反而变本加厉地向各个部落收取重税。这一举措直接引发了其他部落的强烈不满,“六畜多死,国中大馁,颌利用度不给,复重敛诸部,由是下不堪命,内外多叛之。”部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内部叛乱不断。颉利可汗的暴政和贪婪,使得原本就脆弱的统一局面更加岌岌可危,突厥内部的离心离德之势愈发明显。
由于李积的情报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唐太宗对突厥内部的矛盾了如指掌。他深知,这是一个削弱突厥实力的绝佳机会,于是果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他开始积极扶持突厥内部心怀不满的部落,为他们提供物资援助和军事支持,帮助他们对抗颉利可汗。这些部落在唐军的支持下,逐渐壮大起来,成为颉利可汗统治的有力挑战者。同时,李世民还派遣使者,与突厥周边的小部落和势力交好,达成联盟协议,共同对抗突厥。他巧妙地运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策略,利用突厥内部的矛盾,分化瓦解其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