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3)
战败,最终瓦岗军纷纷投了唐,他们李唐要得天下,还真得好好打个问号!
瓦岗军在隋末农民起义中,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李密带领着瓦岗军,一路攻城掠地,声势震天。他们攻占兴洛仓后,开仓放粮,赢得了无数百姓的支持与拥护。一时间,瓦岗军的势力如日中天,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所以,李世民既倚重瓦岗众将,实则也还是有些忌惮的。他深知,这些人是靠百姓的支持才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旦他们心生异心,必然会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巨大的威胁。
当然,他绝对是个聪明人,一方面要用恩宠来牢牢拴住这些人忠诚于自己。他给予瓦岗众将高官厚禄,让他们在唐朝的朝堂上占据重要位置。李积被任命为并州都督,程咬金、尉迟恭等也成为朝廷的重要将领。另一方面,在使用他们时一般都是分散使用的。他不会让这些人在同一地区或者同一事件上拥有过大的权力,避免他们相互勾结,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从而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为了弄清楚瓦岗军为何能迅速发展壮大到那等情形,李世民找来李积,对此进行了一些询问和探讨。
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李世民与李积相对而坐。李世民目光深邃,开门见山地说道:“爱卿,朕心中一直有一个疑惑。隋末之时,天下大乱,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可为何最先起义之时,人数尚少,成不了朝廷的大患,但后来瓦岗军崛起就大不一样了,拥兵三十余万,打得隋军节节败退。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何在呢?”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宫殿中缓缓回荡。
李积微微起身,拱手行礼后,不隐瞒地根据自己当初拟定攻占兴洛仓的理由来回答道:“陛下,隋炀帝经常做一些劳民伤财的事情,如此老百姓的徭役就重了,因而就会有人起来起义反抗。而后又逢山东旱灾,民众缺粮无食,朝廷屯粮于官仓而不予救济。故而我们攻下黎阳官仓,放粮予民,民众皆喜而从之!所以那次我们即募得二十万余人,才有了后来的气象。我们那样的做法,也就依据的是在这天下,老百姓才是一切的根基所在。谁能让老百姓过好日子,老百姓就拥护谁。反之,谁让老百姓遭受苦难,老百姓就反对谁!”
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中闪烁着光芒,恍然大悟道:“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