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历史的高铁缓缓启动(3/5)
也奉劝老耿别拿:“现在肯定有个疯狂捞钱的阶段,我们把福利给够,都给到弟兄们,城建公司不做多少盈利纳税,把一线的高温补贴、加班费用想方设法分下去,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也是为了让大家能更齐心协力的把建设工作做好,你信我,就安心跟着拿这种工资奖金补贴,但离退休以后我这边再给你个闲职股份让你发财,对得起你奋斗的这一辈子。”
主要是城建公司最后顶着部分国资股份,老耿也算是转业军官分配到国资公司。
级别挺高的。
所以他的身份像私营老板那样拿高额分红会显得很刺眼。
也不利于他对整个基建团的弟兄们做管理。
因为习惯了军队同工同酬的理念,现在去解释已经变成了商业公司,老耿是高管就要拿高薪连同股份,肯定会影响士气。
让卫东只是为了让自家大将,规避这个含含糊糊阶段可能会被抓的小辫子。
君子协定就够了。
至于他自己,民营企业家做到这个规模,赚钱简直就像小学生做数学题的那个水池,有无数根水管在进水,又有好多水管在放水,水池还在不断扩容,请问最后池子里有多少水。
这尼玛随时都是动态的局面,谁都不清楚。
譬如现在连轴转的十三条无动力驳船,两三条一组租条推轮做动力。
运送到沪海的沿途货物,拉回采购物资,这是从贸易公司里面赚钱的船舶公司;
还有不停往返于江州、商州的沙石、水泥钢材运输,则是城建公司、房地产公司给船舶公司付费;
而拉汉白玉、大理石的运输业务,又由流金大厦项目方支付。
各种左手倒右手的业务多到爆。
董雪莹成天呆在财务中心,统领越来越多的会计出纳,还要请平京的财贸管理干部刘志远来指导工作,心力憔悴不想抛头露面,也情有可原。
老耿是觉得自己现在拿近千元工资,已经很富裕了,根本没想过让卫东以前保证给他个千万富豪会真的落实。
现在毫无疑虑:“现在我只有使不完的劲儿,要带领队伍南征北战!”
让卫东却让他抽身出来:“你应该趁着动物园的宿舍楼完工,有了些经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