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战争财也发(4/7)
走出去的,也时常和老同事们交流和沟通,自然知道老板的先见之明的厉害。
许业广心中大喜,梁孟起不同意,那么就是出走,他便可以胜任总经理,至少也是第一副总经理。
他开口说道:“梁经理,投资自愿性,这一点我们当然可以沟通明白。而且老板也不希望长江出租车就此解散,车队被打散,如果能继续经营,我相信老板也愿意看到。同事们投资与否,属于自愿,我们先统计愿意投资的,再去找新股东加盟。”
梁孟起只能说道:“既然你们这样决定,我无话可说,不过我选择加入老板其它企业,就不准备投资。当然,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好”
陈光良决定提前卖出长江出租车,自然也是担心明年上半年卖的话,会有些时间紧张。
而卖出长江出租车,陈光良还可以得到一笔资金,准备兑换成黄金,拿到香港去。
目前,陈光良的八家一级企业中:
长江地产,实际上在沪市仅少量的物业,已经变相的迁移至香港、重庆;
长江出租车,准备马上卖掉,自然不再持有一股;
香格里拉饭店,则不打算卖掉,准备1945年抗战结束,再考虑在1945~1946年出售掉股份,这里面的情怀意义很大。
环球航运,本身就是可走资产,随时可以离开,不存在售出。
平安银行,已经将资产转移至香港不少,在孤岛时期的沪市,也会继续经营。
新丰纺织,两家工厂都在租界,就是准备利用租界,来为抗战提供战略物资。
时代影业,明年将沪南的基地卖掉,基本也就转移至香港。
维他奶,香港工厂都已经建好了,明年则准备将沪市的工厂,搬到重庆去,避免落入日本人之手。
至于其它合资企业,陈光良准备明年上半年卖出股份。
整体来看,日本人是基本没收不了陈光良的资产,毕竟租界虽然日本特务多,但还不至于日本有权直接没收租界的工厂和资产,至少也得等到1941年。
前世在租界,不仅短时间涌入几百万人口,工厂数量也增加数倍,这充分说明,在租界的日本人,不能随意没收华人的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