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陆业辉来了(2/3)
新到手的核心材料转往西云军区,点名要求她主笔。从三月起,她的日程愈发紧凑,上午在军官干部学校授课,下午便扎进机要科的保密室内,对着晦涩的专业术语鏖战至深夜。
直到冼韵怡频繁出入机要科的消息不胫而走,她授课的外语班学生才惊觉,给他们讲课的教师竟藏着如此耀眼的履历。那些看似寻常的教案背后,原来藏着守护家国机密的热血与担当。
面对这份关乎国防机密的材料,冼韵怡依旧留了个心眼。她巧妙地将几处涉及潜艇核心技术的数据,悄然替换成国内早于美国一到两代的前沿研究成果,既确保翻译内容符合实际需求,又不着痕迹地守护着国家军事技术的领先优势。
首先是潜艇静音技术,采用漂亮国最新一代消声瓦技术,降噪系数最高可以达到088;还在鱼雷制导系统也进行了修改,不仅能顺着导线追踪敌舰,还能听声辨位,甚至能追踪舰船尾流;最后一项声呐探测也把最大探测距离提升到了150公里。
为了加快完成这套资料的翻译,冼韵怡甚至利用周日的休息时间,一整天都泡在机要科里,加班加点翻译材料。整套资料翻译下来,整整用了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结束翻译,交上材料的时候,正好赶在了冼振邦的婚礼前夕。
廖碧婷的父母早已在三天前就抵达了西云军区,冼振邦为两位未来岳父岳母在招待所早早就开好了一间双人房。
一看廖父廖母两人的气质穿着,便知道家庭背景不简单。也是直到此时,冼韵怡才知道,原来廖碧婷来自一个军人世家。爷爷奶奶都是参加过抗倭战争的先进分子,而父亲廖志刚在廖碧婷还未出生的时候便参加了抗漂援高的战事。妈妈是京都军医医院出名的军医,她作为外科医生,最大的遗憾便是女儿负伤时,她没在身边,这种伤势如果是由她亲自操刀,恢复率至少能再提升30。
冼韵怡终于明白,为何廖碧婷如此优秀,也终于理解为何婷姐姐因伤退居文职时会如此受挫。她作为廖家唯一的孩子,被寄予了厚望,却因为青梅竹马的背叛,不仅让她身心俱疲,更因他精心设计的陷阱而身负重伤,被迫告别挚爱的前线战场。
虽然廖家家世显赫,但廖父廖母对待众人态度却温和有礼,给家中大小都带来了礼物。听说这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