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赐字!请四位阁老为大明神剑开刃(3/6)
斌只能算晚辈,根本不敢与海瑞坐而对饮。
其它官员则大多都是盼着距海瑞越远越好。
海瑞看他们一眼。
他们都觉得是不是有错漏被海瑞抓住,是不是马上就要被弹劾了,能害怕的一夜无眠。
心中有亏的官员,根本就不敢直视海瑞。
……
而此刻,张居正的府邸中。
张居正坐在书房,喝着清茶,也正想着海瑞与沈念会聊些什么。
唯心而论。
张居正尊敬海瑞却不喜海瑞。
他认为海瑞过清过直过傲,可用来调查类似山西这样的官商勾结之事,但却不能常用。
因为破坏力太强,因为太拘泥于法令与规则,而新政则需要在很多地方做出妥协。
他较为喜欢沈念。
在他眼里。
沈念是擅于变通的,是通晓为官之道的,外加是与他一样懂得新政改革的。
“海瑞与沈念的为官之道完全不同,但我为何会觉得他们又非常相像呢?”张居正喃喃道。
朝堂中。
有人称沈念是小阁老、小居正,但张居正却觉得沈念是小海瑞。
张居正思索片刻后,找到了原因。
他蘸墨提笔,在一张宣纸上写了四个大字。
“以民为贵。”
沈念与海瑞最大的共同点,便是都主张孟子所提的“民为贵”思想。
海瑞的奏疏中,多次提出“天下者,天下之天下,民物各得其所,而后可以言治”“官之法,民之命也”之类的思想。
而沈念。
从最初的废物论到后续的考成法之安民策,以及经筵日讲上宣扬的思想,对庶吉士教导的思想,皆是:以民为贵。
“以民为贵”这个口号,官员们其实都在喊,年年喊,月月喊,日日喊。
但朝堂内真正践行的只有海瑞与沈念。
为此,二人不惜站在许多士大夫官员的对立面。
张居正的新政变法也秉持这个思想,即他经常提的:民为邦本,邦固则民安。
不过他有一个前提,即:大明江山之稳固,高于一切。
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