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往阿颇勒的路途中(7)(2/5)
的教士代劳的骑士,又如何能够击破教会所编织的天罗地网呢?
于是就有有识之士联合起来,他们需要教会之外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尤其是医学,竟然只能在教会的势力范围之外找寻得到,而这个势力范围就是异教徒的领地。
说起来,撒拉逊人能够继承下古希腊与古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浩如烟海的典籍,也可以说是机缘巧合。
撒拉逊文化出现的很晚,因为直到公元七世纪,撒拉逊人才得以在信仰的力量下凝聚,他们走出阿拉比半岛,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而他们向外开疆扩土的过程中,就如同干涸的沙漠那样,如饥似渴的接受着外界的文化。
至于这个文化是古希腊的,还是波斯的,或者是法兰克的,他们全然不在意。
正如他们的学者所说,人类最美的装饰品是知识。虽然他们最初只是一些无知的牧民,甚至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正如前者所说,他们将所有可搜罗的珍贵东西披挂在了身上,并且将其转为仅属于自己的光彩。
像是古希腊的古典哲学,几何学,拜占庭的官职与体系,基督教的教义,罗马的法典,埃及的炼金术,波斯的文学和艺术,印度的数学和天文学——对,我们所熟悉的撒拉逊数字雏形正来自于印度,只不过将它传播到各处的是撒拉逊的商人,所以我们才会把它称之为撒拉逊数字。
另外,在遥远的中国,他们也找到了愿意远行千里在撒马尔罕为他们造纸的工匠,有了充足的纸张,在九世纪的时候,诸多学者才能够在哈里发的鼓励下,开始对埃及、波斯、希腊、罗马的典籍进行翻译——他们所得到的酬劳是黄金,翻译后的文稿有多重,他们就能得到多重的金子。
而且,无论是哈里发还是苏丹,历代君王都乐于在自己的统治时建造大量的学校和图书馆,他们甚至颁布了一条法令,一个人主要是出资建造了图书馆或是学校,那么他因此所得到的有关于图书馆或是学校的职位,即便在他离开了军队或者是宫廷后,依然可以保留。
因为从阿拔斯王朝开始,朝廷和军队中就有大量的马姆鲁克——也就是奴隶的官员和军人。按照法令来说,他们是别人的财产,因此不可能拥有自己的资产。一旦他从原先的位置上退下来,结局都通常相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