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刘泷考试回答,直接震惊主考,石化原地。(2/4)
就是一片苦海,只有每日读书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岸边。”
“此子可以评为府案首了。”
杨青又翻阅了几个卷子,发现这些考生字体潦草,有的还能写错别字,至于回答更是无聊至极。
正当他要给林北圈为案首时。
却看到副案一名审查官拍案而起:“狂妄。”
“这写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立刻派兵把那个叫刘泷的抓起来,严刑拷打,此子不安好心,竟敢说什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大逆不道也。”
杨青眉头一皱:“发生什么了。”
“为何如此激动。”
“右府,你看看这篇文章,他…他…算了,你还是自己看看吧。”
杨青接过那几张试卷。
通篇工整,活如印刷,光是从字体来看,就很舒服。
再一看名字,刘泷。
是那个替考的农夫野子,他的心情冷落了些。
随后他看向第一题。
【千年战乱百年太平,百姓当如何自处。】
这题目很明确。
就是告诉你,太平的日子是少的,身为老百姓该如何是好呢。
有的考生说:【老百姓应该坚定拥护朝廷政策,耕田做工,为生活创造美好条件】
有的考生:【虽然战乱很多,但是大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老百姓能够生在女帝的统治下,是非常幸福的。】
这些回答,反正都对,毕竟是拍马屁。
怎么给分,全靠考官。
而杨青面前的这份试卷回答却不是这样的。
他眉头一皱:“这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古朝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念了一遍,觉得不过瘾,于是又念了一遍,还是不够,最后甚至大声朗读了起来:“…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兴亡,百姓都苦啊。”
杨青眼眶一湿,没错是这样的,自从被贬出京,他沿着京师一路南下。
发现百姓如此穷苦,衣衫褴褛,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