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黄冈中学的竞争对手(3/3)
有那么几个,这种成果绝对够让全城老百姓都竖起大拇指。
要是真走了大运,哪怕就一两个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对曲校长来说,绝对是最顶天的好消息,属于做梦都能把他笑醒的程度。
这种情况下,他非得亲自盯着,带着全校师生,用最扎眼的大红纸、让学校写字最漂亮的老师用毛笔挥毫写喜报。
不光要把喜报贴满学校的每个犄角旮旯,还得派人往京海市各个人流密集的地方送,连教育委员会门口的公告栏都得占个显眼位置。
在八零年代的华国,喜报就像30多年后风靡网络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传播力全看“作者”的名气和内容的有趣程度。
学校名气越大,喜报传得越远。像京海一中这样在全市名列前茅的学校,写出的喜报自然能传遍四方,正如后世网络“大v”的公众号,一篇推送就能轻松突破10万+的阅读量。
而如果喜报的内容里再有点猛料,比如裴瑜勇夺华国首个io金牌这种传奇故事,那传播的势头就更是无人能挡,跟朋友圈刷屏的爆款文章一样,能被人们抢着转发、争相传颂,分分钟就能传遍全市。
可惜的是,裴瑜在南开大学o冬令营上的表现太亮眼了,直接把京海一中的师生们对清华北大的期待值给透支了。
自从裴瑜在o冬令营中一举夺得金牌,曲校长的心中就已有了底——这丫头保送北大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不光曲校长心里跟明镜似的,其他学校的校长们也知道了,暗自艳羡京海一中能有裴瑜那么厉害的学生。
京海市教育系统的领导们私下都在嘀咕这事儿,甚至整个江浙沪教育系统都有所耳闻,搞得大家现在对京海一中的其他学生能不能考上清北都没那么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