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黄冈中学的竞争对手(2/3)
高考成绩汇总表,一拍大腿,下定了决心。
“这事儿必须好好宣传!不光要给上头报喜,还得大张旗鼓地搞!“
他要让这个好消息传遍全京海市,轰动整个江浙沪,最好在全国教育圈都掀起波澜。
曲校长这一辈子,报喜的次数早已数不清。
从他年轻时在教育战线上崭露头角,到如今成为京海一中的掌舵人,他写过的感谢信、贴过的红榜、递交过的喜报,早已成为他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喜报可不光是成绩单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面精神旗帜。
不管是工厂搞出什么发明,还是学校考出好成绩,一张喜报就能让大家伙儿热血沸腾。
曲校长可是个中老手,最懂如何让好消息以最恰当的方式传播,激起最大的反响。
不过话说回来,喜报的呈现形式有着不成文的潜规则,应该怎么搞、搞多大阵仗,这里头其实都有讲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以技术革新取得的成果为例,若是取得了像“永动机”这样足以改写人类历史的重大突破,那庆典的场面必须盛大无比。
花车得把整条街都游遍,锣鼓鞭炮齐鸣,彩旗插得满街都是。还得专人派人快马加鞭通知各家报社,邀请记者扛着长枪短炮过来,定格下这历史性一刻,广播、报纸、国际新闻都得安排上,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事儿。
如果是像“新型节能灯泡”这样的普通发明,仪式感就可以稍稍收敛一些,阵仗用不着那么大,花车游行就免了,也不用特意请记者,派人到本地有关部门贴一张红纸黑字的捷报,简洁明了地宣告成就就可以了。
至于只是改良个锅铲这类的小发明,那就更简单了,通常是有关单位内部贴几张大红喜报,组织一场小型表彰会,大家鼓鼓掌热闹热闹,这事儿也就圆满收场了。
曲校长对高考成绩喜报的规格,也有类似的分级认知。
他一向都是这么盘算的:要是京海一中有那么两三个学生考上浙大、南开、复旦、交大这些顶尖名校,甭管录取上了哪个学校,只要录取上了其中一个,这事儿就必须大操大办。
毕竟,京海市里能够教出一流大学尖子生的中学,也就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