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育儿经(2/3)
走一步。
像老郭孙子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在1986年的当下,多少人为了能进个国家单位,挤破了脑袋,使尽了浑身解数,甚至不惜托关系走后门。
进了单位之后,很多人学历不高,但又不甘心一辈子原地踏步,于是便想着通过函授教育、夜校进修等途径,一步步补齐自己的短板,拿到个文凭,好让自己在单位里多几分底气。
函授大专、成人本科,甚至是党校的硕士班,只要肯下点功夫,花点时间和精力,就能省去不少麻烦,补上学历这一块的不足,混个小干部的身份也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这种成人教育说到底,也只是个“保底”的手段,充其量能让人不至于在竞争中太过吃亏,免得被学历这道门槛卡死。
可要是想靠着这点成人教育的文凭一步登天,占到什么大便宜,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80年代的单位里论资排辈、关系网盘根错节,真正的上升空间,还是得看个人的真才实学,看有没有过硬的本事和扎实的表现,更得看背后有没有强有力的背景资源,再加上点运气和贵人相助,才能真正站稳脚跟,甚至更进一步。
裴烨虽然一辈子没能在体制内混个一官半职,但对这套权力运作的门道却是摸得透透彻彻。他微微一笑,继续往老郭的痛处上添油加醋:
“现在这年头,本科生只要干上个一年半载,评个副科级那都是稀松平常的。我们家裴瑜上的可是北大,顶尖学府啊,出来混个副科起步,那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这话说得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句句扎心。北大出来的学生,尤其是像裴瑜这样还有国际奥数金牌加持的,就高得吓人,未来的路几乎是平坦大道,早就铺好了,哪是普通人能比的。
老郭听了这话,脸色顿时变得不太好看,随即长长地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我们家那小子,当年是死活不肯好好念书,劝也劝不听,吼也吼不住,硬是要早早出去混社会。如今吃了亏,撞了南墙,才晓得后悔,可这世上哪有后悔药吃啊。”
他这话说得有些沉重,显然是想起了孙子如今的境遇,心里满是懊悔和不甘。
裴烨却完全不为老郭的情绪所动,脸上依旧挂着得意的笑,话说得毫不留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