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你以为我还在皇城司呢(二更)(2/7)
的小心思。
当皇帝,在赵祯看来,其实蛮有意思的,尤其是坐在这里,瞧着下面的人,他们都各有各的打算。
赵祯随即又暗暗有些担忧,这个叫宋煊的年轻学子,可千万不要像柳三变一样,只懂得写诗词,并不善于科举。
可就在赵祯思考的时候,他便听到吕夷简道:
“官家,这宋煊倒不像是个死读书的,他写的策论倒是有几分意思。”
吕夷简的话让精神放松的几个相爷都望向他。
这宋煊到底是谁啊?
莫不是你吕家的人!
连本想置身事外的瘿相王钦若都看了吕夷简一眼。
但是吕夷简并没有与他对视,而是把策论顺手递给身边的王曾,让他瞧一瞧。
王曾看完后,顿感惊奇之色。
宋煊这个少年郎当真是好胆,在试卷里写主考官过于理想天真,世间安得两全法?
从这篇策论里也间接证明了那些诗词是宋煊自己个写的,否则文章里也不会出现不少未曾见识过的妙句。
李德明在十多年前就追封他爹为皇帝,自己又大败辽国,兵锋正盛。
如今倒是没有入侵大宋,而是不断的与甘州回鹘交战,若是按照宋煊这个学子所写,回鹘等势力必然无法抵挡,届时西夏的势力便会掌控整个河西走廊。
之后李明德难免不会信心爆棚,做出公然称帝之事。
王曾看完后一言不发,传阅给几个宰相瞧。
张知白也是轻微颔首:“此子年纪轻轻便有如此长远的眼光,倒也不错。”
王钦若能从一个亳州防御推官做起,又敢对抗寇准、丁谓等权相,自是见识过无数人。
寻常人想要蒙蔽他,那便是给自己仕途添堵。
那些与他作对的强悍对手全都躺下了,唯有王钦若一直都站在权力的中心,未曾长久的离开。
他仔仔细细的瞧着宋煊写的策论,如此见识显然不是一个乡下小子能想出来的。
“晏知府这次倒是没少发现好苗子,一个敢想敢做,一个过目不忘,不愧是神童,去了地方便能发现神童种子。”
大宋整体而言是推崇神童的。
但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