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报名(3/4)
个时候时候种植的。
杨悫去世后,他的学生戚同文继承师业,继续办学,但戚同文病逝后,书院曾一度关闭。
直到真宗皇帝赐牌匾,戚同文的儿子才重新开辟讲学。
但是他儿子前两年过世了,如今是他的孙子戚舜宾继续打理书院,可年岁也不小了,精力不济。
晏殊才决定要范仲淹来执掌书院。
宋煊二人听着张方平的讲解,继续往前走,直到了讲学所在地。
范仲淹等人正在那里有条不紊的给考生登记,核对信息。
即使范仲淹身为“校长”,但也是亲力亲为。
三人各自分散排队。
宋煊面前的文士头也不抬,奋笔疾书道:
“姓名?”
“宋煊。”
“籍贯?”
“应天府宁陵县勒马镇人士。”
就在宋煊报着自己籍贯的时候,眼前的文士猛然抬起头,开始打量着宋煊。
郑戬对于宋煊这个学子很是期待,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几个人都对她另眼相待。
如今郑戬见宋煊的模样。
虽是一副稚气未脱,但长相颇为俊朗,像是个做官的好料子。
光是这一副面皮,就容易给人好感。
愿不得希文等人都对此子颇有维护。
但学识就是学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人,也多了去。
只是他有些意外,宋煊手中怎么会有宫中流行的折扇,这玩意可没有成为普通学子之间的流行器物。
但郑戬并没有多说些什么,打量完宋煊后让自己有个囫囵印象后,继续登记。
他自幼丧父,是跟着曾经的神童老师杨亿学习的,待到老师两年前故去,他才返回吴地参加解试。
宋煊没见过这个年轻的面孔,倒是张方平瞥见了这一幕,心中有些紧张。
他从此地返回去,还没来得及同十二哥说这些事。
因为有外人包拯在。
谁知道他是不是个大嘴巴。
毕竟大家刚认识,很忌讳交浅言深的。
好在一切顺利,大家报完名后,又聚在门外。
“包兄,咱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