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江南造船厂(1/5)
清晨的黄浦江上薄雾缭绕,崇祯皇帝的龙舟缓缓驶向江南造船厂专用码头。
江风带着桐油与松木的气息扑面而来,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号子声与铁锤敲击声。
崇祯的龙舟刚靠岸,造船厂总监工赵士桢已捧着桐油处理过的防水账册候在跳板旁。
江风送来松脂的清香,那是从江西袁州运来的百年马尾松,每根原木端面都用石灰水写着\"天启七年采,崇祯二年运\"的字样。
\"陛下请看,\"
赵士桢指向原料区,
\"这批杉木均经三年阴干,含水率已用铜针法测定。\"
他取出一根细铜针插入木材缝隙,
\"针头无露珠,可作龙骨之用。\"
“好!”
\"陛下,徐大人已率众恭候多时。\"
阎应元低声道。
崇祯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江岸堆积如山的巨木——
这些是从南方紧急调运来的楠木、杉木,每根都粗如磨盘,长达十余丈。
\"传旨,直接去船坞,不必繁文缛节。\"
一号船坞内,三艘半成品的福船骨架巍然矗立。
徐光启须发皆白,正手持图纸与工匠讨论,见圣驾到来连忙跪迎。
\"臣徐光启叩见陛下!\"
崇祯亲手扶起老臣:
\"徐卿不必多礼。这新式战船进度如何?\"
徐光启引皇帝走向最大的一艘船骨:
\"禀陛下,此乃二千吨大战船,单侧设炮位四十门\"
他话音未落,忽听\"咔嚓\"一声巨响。
众人转头,见一根主桅木材竟从中裂开。
船厂同知方亮扑通跪地:
\"臣该死!这批木材阴干不足\"
崇祯抬手制止请罪,俯身拾起一块碎片细细摩挲:
\"传旨:即日起所有木料须经熏蒸处理,工期可延半月,但若再出纰漏——\"
他指尖一用力,木屑簌簌而落。
二号船坞内,十余名红毛工匠正指导明军匠人组装新型舵机。
徐光启给皇帝展示了新设计的\"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