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洛神甄宓,已入彀中(7/10)
允。
然而,曹操不知道的是,马钧还真比典韦或者许褚牛逼。
比如,现在困扰姜耀麾下工匠们的连弩问题吧。历史记载中,马钧可是直接改进了诸葛连弩,将诸葛连弩的效率,提高了五倍。
比如,马钧在历史上,改进发石车,把一次只能发射一颗石头的发石车,通过机械装置,变成连发的。
再比如说,马钧发明了一种由低处向高地引水的龙骨水车,节省人力超过三倍。这对天策军的农业,会有怎样的提升?
还比如说,马钧改进当时操作笨重的织绫机,效率又是直接提高了原五倍。如果姜耀将珍妮纺纱机的原理告诉了马钧,那天策军的纺织工艺,能提高到什么程度?
这马钧简直科技放大器,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全是奶!
还有最关键的。
马钧这个人吧,比较拧巴。他年轻的时候,安贫乐道,视钱财如粪土,根本就没花心思在怎么赚钱上,更别提搞什么发明创造了。
一直到了马钧五六十岁了,当了朝廷的“博士”了,公认学问渊博、人品高尚了,却还是不富裕。直到这时候,他才琢磨怎么挣钱。看到当时的纺织业来钱比较快,他才发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进了织绫机。
又因为发明新式织绫机名声大噪,马钧才官运亨通起来。
尝到了发明创造的甜头之后,马钧才有了以后的诸多军事方面的发明创造。
所以,姜耀现在,直接跟曹操开口要马钧。马钧都不知道他的天赋点都点到哪里了,曹操怎么可能调查地出来?不愁曹操不乖乖履行协议。
所以,现在得到年轻时候的马钧,姜耀算是捡到宝了——老年的马钧都有那么强大的创造力,何况现在二十岁多一点的时候?
真不知,他会给天策军,带来怎样的惊喜啊!
……
……
接下来的日子里,姜耀主要是带领野战军,收编近十三万袁绍降军。
特别勇武的,直接加入野战军。十三万大军,最终只有三千七百人入选。
刨除天策军在此战中损失的一千八百多人,仅仅赚了近两千人。
没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野战军的战力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