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血亲报仇(2/5)
”周元载只是叹气,“她家里遭受这么大的变故,你非得这个时候要吗?你要她,还是要她恨你。”
“那父皇先起草,到时候再颁布。”周洄坚持,下笔为安。
“现在谁有功夫起草?”周元载皱眉,“快回去,别在这里,等会朝公们就该过来了。”
“父皇会如何处理此事?”周洄还是没忍住问,他还没有参政,问政是大忌,但是事关晏子归,他也顾不得了,“老将军为朝廷戎马一生,这高项摆明了是要借议和之名让我们咽下这个哑巴亏,我们不能让将士们心寒啊。”
“太子。”周元载意含警告。
周洄收拢心神,行礼告退。
朝廷中对此事也无非两种看法,以林中泽为首的官员认为,高项此举意在挑衅,在天子脚下,谋杀朝廷功臣,此事若大事化小,朝廷脸面何在,大国脸面何在。
而以兵部尚书为首的官员则认为两军交火生灵涂炭,高项议和是感念天朝恩威之举,不存在挑衅。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只是个人的寻仇行为,不该上升到国家层面,凶手既然已经伏法,晏将军泉下有知,也不想因为自己再起战火。
总之两边都有道理,引据论点,互不相让。
只可怜晏家一日多了两具棺材,父母与子相聚不过半年就天人永隔。
哀哀戚戚,无限悲容。
自从江采女入棺后。
晏子归就不哭了。
除了跪在灵堂的时间,她弄清楚了那夜里发生了什么事。
她也让人打听了朝上的议论,听他们怎么说,都是谁说的。
晏安邦死后第三天,陛下下旨,谥号武忠,配享太庙。
这就是不会处理高项人,用顶格恩赏来安抚晏安邦的死高项的议和。
晏辞心中激愤,当着宣旨的人几乎失态,晏赋压着他,“大哥,大哥你冷静点,有比没有好。”
“那是爹的命啊。”晏辞手在空中抓着,“他本不该死,不会死,也不能是这个死法啊,爹。”
晏家人为此景哭泣,知道讨不回公道,晏子归只木愣愣在灵前跪着。
好像不甚在意。
“高项元青特来祭奠晏将军。”家丁们怒目而视,却只能任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