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行业动荡(3/4)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的努力有点成效了。研发小组在新技术上有了些突破,新业务模式也有个样子了。市场部门调研推广后,找到些潜在客户,还签了几笔小订单。
可行业变革不停歇,竞争对手也在积极应对,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就像在逆水里划船,不往前就往后退。
这天,我在办公室看最新市场数据,秘书“噔噔噔”跑进来,脸色白得跟纸似的:“梁总,不好了,竞争对手推出新产品,功能比咱们研发的还好,价格还低,占了一大块市场份额。”
我心里“一沉”,马上意识到问题严重。看来我们还是慢了一步。我赶紧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商量对策。
会上,大家七嘴八舌,一时也拿不出好办法。这时,研发部一个年轻工程师站起来:“梁总,我觉得咱别跟竞争对手死拼功能和价格。可以换条路,从用户体验和服务下手,搞差异化竞争。”
我眼睛一亮,觉得这主意不错。讨论一番后,我们决定调整研发方向,保证产品基本功能,更注重用户体验优化和服务升级。
于是,我们加大在用户体验设计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上的投入。研发团队跑市场,了解用户需求和痛点,改产品设计;客服部门加强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
同时,市场部门制定新营销策略,突出产品在用户体验和服务方面的优势。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后,我们的品牌形象在市场上慢慢立起来,吸引了不少客户关注。
时间一长,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得到市场认可,订单多了,公司资金状况好转,资金链压力也小了。
可就在我们以为能松口气时,意外来了。一天,我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里面把公司新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漏洞和潜在风险说得清清楚楚,还警告不及时解决,会有更大危机。
我皱起眉头,心里犯起嘀咕:这匿名发件人是谁?为啥给我发邮件?是好心提醒,还是有别的目的?
我马上召集公司核心团队,仔细分析邮件里的问题。研究后发现,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不解决会影响公司长远发展。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邮件背后可能的阴谋。为保险起见,我们决定一边整改邮件里的问题,一边调查匿名发件人身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