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郑毅是不是牛逼过头了(2/4)
,产生的空气压力就越大,俩风扇的大小越大,生产出来的压缩空气就越多。
当然,这东西的加工精度很高,所以郑毅设计出来之后压根都没让泰有机械试着做样品,直接把图都给邮阿特拉斯来了。
毕竟这东西,螺纹之间的距离如果远了,空气压缩不出去,距离近了,一旦两个转子相撞,机器就废了。
这东西对钢体材料的需求也高,不但要坚固耐用,还必须耐锈,空气压缩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被直接压缩成水,钢体长时间接触水气,很容易产生锈蚀。
偏偏这玩意还是精密的东西,转子之间离得很近很近,稍微有一点点锈蚀,堵了,撞了,机器还是要报废的。
这就不是他们泰有机械能造得出来的东西。
在这个没有数控机床的时代,必须要用技术很高的工程师,用手去一点一点的车削。
至少也得是六级车工才能上手做这个玩意,七级以上才敢说做得有把握。
那就送给阿特拉斯做个人情么。
在他看来这其实是属于设计并不复杂,但加工要求太高,贵在思路的东西,那设计图他留着也没什么用。
但这对阿特拉斯就不一样了。
设计思路一变,许多问题立刻就迎刃而解,可以极大的扩大压缩机的应用范围,也可以彻底奠定阿特拉斯在空压机中霸主的地位。
他们也看得出来这个设计本身很简单。
但是思路啊,思路才是最重要,最值钱的,郑毅所提出的这个思路是可以彻底让他们公司,让整个行业都脱胎换骨的。
加工精度高怕什么,加工精度低了他们还不乐意呢。
瑞典人是很擅长机械加工的,在没有数控机床的时代,加工精度越高的东西,他们的优势就越大。
至少在二战前的这个时间节点上,瑞典是拥有几乎全世界最多的高级机械加工工程师的。
这正好是他们的优势啊。
其他的竞争对手想追都追不上,这不正是最适合他们的产品么?
最关键的是,这个思路对阿特拉斯来说实际相当于免费。
如果说郑毅真的是竞争对手,或是有着明确的上下游合作关系,哪怕是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