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一切向好(3/5)
气了,甚至还感到他妈的格外的亲切。
而且这对激发手下弟兄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出成绩时不要骄傲自满,确实是在客观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辈子他们的研发速度能那么的快,至少在他的专业领域能实现全面落后到全面赶超,最后甚至是全面领先,绝对是有他们这些风言风语的一份功劳的。
这不,这辈子又来帮忙了么。
还是义务的。
当然,主要也是这些个风言风语并不会对他们造成任何实质上的影响。
第二条的生产线虽然还在试,工厂目前的技术也确实是还不够成熟。
但公司的前景却是毋庸置疑的,在李孝式做出承诺,至少泰有的工人不会有失业的危机,反而还可能去机械厂里做事,学本事,涨工资之后,他们内部现在的士气已经一百八十度转弯了。
大笔的资金砸进来,马来亚,乃至整个南洋的华人大亨,都对他们的设备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找到李孝式表示想要购买设备,哪怕是加点钱呢。
即使工厂目前已经在不计成本的极限扩产,需求上却依然是大得吓人。
大量的英国种植园主也一样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因为这东西他们欧洲确实是没有么,甚至就连英国殖民局都给了他们极大力的支持。
除了税收减免,土地打折之外,更是主动联系的牵线搭桥,将英国电力公司的人介绍给他们认识,
甚至是壳牌和电力公司的欧洲总部领导全都亲自来了马来亚一趟,与郑毅和李孝式两人开会,以解决他们的用电需求问题。
英国人是很会算账的,收税这种事哪有收电费来得省心省力,而且机械化之后,橡胶的产量也会跟着大增,他们从橡胶产业上收税不就完了么。
马来亚,乃至整个南洋地区,远远没有达到开发饱和的状态,还有着大量的空地等着开荒呢。
如果,英国电力公司能将电力供应当做一种基础设施,和他的机器一起,共同的推向马来亚的每一个种植园,这对郑毅的生产线推进是有极大好处的。
六七万的成本,可以一下就降低到三万之内!
哪怕是英国人强行在他的机械厂里掺了一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