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条生产线(4/5)
忍不住激动得跳起来大喊大叫。
“五分钟!五分钟了师父!成了!!成了!!!成了啊!!!”
最沉不住气的吴文浩已经率先蹦起来了,脸色通红宛如关公,脖子上青筋臌胀:“师父,我们成了!挤胶机也成了,全自动!全自动啊!”
“你他妈给我稳重点!”
郑毅上去就是一脚,将他提踢到了一边。
“好好看着!才第三道工序你激动个毛,再看看。”
说是这么说,但郑毅脸上却是同样也忍不住乐出来了。
挤胶机,整条产业链最复杂的机器,这台机器成了,整条产线确实就成了一多半了。
李孝式也是跟着激动,却又不禁问道:“这机器比刚才的切胶机小啊,这个比那个贵么?”
郑毅也是如释重负地道:“不是贵贱的问题,工艺更复杂一些,那里面同样我自己设计,工厂里加工的多层带刀滚轮,连胶带水一块进去,起到揉搓,切割,清洗的三重作用,看着机器小了,但里面光刀片就有一百多片,机械工艺,比之前的切割机复杂多了。”
说着,郑毅自己的心都扑通扑通地跳。
三十二次的试车,主要试的就是这个东西。
“一样的,电机用的是日本的,刀片用的是美国的钢材自己造的,这机器最大成本是刀片,因为是混水切割,刀本身怕锈,只能用不锈的好钢,而且每隔几个月就要拆下来换刀,旧刀给我拿走重新磨。”
李孝式闻言点头,这机器的原理其实挺简单的,他这个完全不懂技术的人也看得明白。
橡胶团在机器里经过挤压,切割,冲洗,变成了干净的橡胶粒。
污水直接从挤胶机中排走,从污水渠中流走,橡胶粒再次进入清水池进行最后的清洗。
水池上同样安装了螺旋桨进行清洗和传送,洗完后再由传送带送入皱片机,机器里有两个铁轮,中间只留着一条缝隙,相互反转,将传送带送过去的橡胶粒,压成纸张一样的薄片。
最后,将薄片通过传送带送进撕粒机,先撕条后撕碎,过水清洗,由工人将其打捞上来,沥干水分就可以送去烘干了。
烘干机是橡胶园原本就有的,目前依旧是采用古法烘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