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崭露头角,初入镇府(1/4)
在赖春萍书记的课上,教室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学员们都全神贯注地听着赖书记讲解基层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以及应对策略。
赖书记目光在教室里扫视了一圈,突然说道:“林海阳,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如果在乡镇工作中,遇到传统产业转型和保护地方特色文化之间的矛盾,你会怎么解决?”
林海阳没想到会被点名,他迅速整理了一下思路,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说道:“赖书记,各位同学,我觉得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可以相辅相成。一般大家可能会觉得产业转型就是要大刀阔斧地摒弃旧的东西,但我觉得咱们可以逆向思考。比如说,我们镇有一些传统的手工技艺,在产业转型中,不应该把它们当作累赘,而是要把这些特色文化当作产业转型的突破口。”
顿了顿,林海阳接着说道:“我们可以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和市场需求,将传统手工技艺融入到新兴的产品中。像青山村的竹篮编织,这既是传统手艺,也是地方特色文化。我们在发展竹业深加工的时候,就可以设计出带有竹编元素的现代家居用品、工艺品。这样既推动了产业转型,又保护和发扬了地方特色文化。而且,我们还可以借助文化的影响力,打造特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吸引更多游客,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赖书记听着林海阳的回答,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她点了点头说道:“林海阳的回答很新颖,思路开阔,不拘泥于常规。在基层工作中,就是需要这种超前和逆向的思维,大家要向他学习。”
得到赖书记的表扬,林海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坐了下来。周围的同学们纷纷向他投来钦佩的目光,曾平波还偷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党校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回到村里没几天,林海阳就接到通知,要他到镇里工作,职务是办公室科员。
怀着对新工作的期待与忐忑,林海阳来到了镇政府办公室报到。办公室里,主任赵河看到林海阳,热情地迎了上来,“林海阳是吧,欢迎你加入咱们办公室。以后咱们就是同事了,有啥不懂的尽管问。”
林海阳连忙说道:“赵主任,您好,以后还得多仰仗您照顾和教导。”
赵河拍了拍林海阳的肩膀,笑着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