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润物无声的变化(1/4)
大悲大喜的七六年,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给普通老百姓心中留下多少创伤,大家仍过着日起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意识形态的斗争仅仅停留在高层之间,对老百姓的影响微乎其微。
不过倒是有些诸如像高考一样,原来没有听过的新名词渐渐地传入到了人们的耳中,比如说知识、科技、现代化等等。
具体如何,又有谁知道呢,大家也只是姑且说之姑且听之,谁也不会想到这些回到自己的后来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改变。
王鹏尽管知道后世的走向,但他有怎敢说呢,况且他小屁孩的话,又有几人能信呢。
在编写教辅的同时,他当然没有忘记自己捡破烂大业,就那样一分一毛地积累着自己的资金,因为,他知道哪怕仅仅是一分钱,对自己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友仁爷爷交给自己的书读了一本又一本,他将启蒙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读完以后,又读了《论语》、《孟子》、《中庸》和《大学》四大经典,还有《唐宋散文选》、《唐诗三百首》等着作。
另外,他在中医学上开业开始研读《黄帝内经》、《本草经》、《难经》等,
无论在古文学还是在医学,他采取的采取的学习态度都是囫囵吞枣的形式,先从理论上了解大貌,然后再细细品味,揣摩。
友仁爷爷对他的这种学习态度倒是不反感,反而大家赞赏,只不过随着他读书的渐渐增多,对他临床学习倒是加强了很多,每有病人过来,都要让他去观摩学习。
甚至,要求他每个星期天都要抽出半天的时间来,到他家里去给他做医术的模拟讲解。
王鹏每天和小龙在一起上学,拳术的学习也没有落下,每天早上五点,小龙就会从山上下来,叫上他练上一顿拳脚,在他家吃过早餐,才去上学。
这段时间,他已经学会了五行拳,并且马步一扎二十分钟以上的状态。
经过这段时间拳脚的学习,王鹏感觉自己的腿脚渐渐变的麻利了起来,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到仙居寺也就是半小时的工夫。
他也会时不时地到高侯三奶奶哪儿坐一会儿,帮她干点儿家务活,有时将蔡老师送给的糕点给她拿几块过去,让老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