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巧珠算盘,商道助力(1/4)
书房之内,灯火通明,却驱不散堆积如山的文牍带来的压迫感。竹简与纸张混杂,墨迹深浅不一,记录着徐州境内各郡县的钱粮收支、军械库存、屯田产出、兵员耗损……每一项数字背后,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生计,也关乎着我军在这乱世棋局中的下一步落子。
自随皇叔(刘备)入主徐州以来,局面看似安定,实则暗流汹涌。外部,曹操虎踞兖豫,袁绍雄踞河北,两大巨头随时可能将战火引向这片四战之地;内部,徐州世家虽表面恭顺,心思各异,陈氏父子(陈登、陈珪)这样的地头蛇更是需要时刻提防。要稳固根基,图谋发展,除了军事上的强硬,这内政治理,尤其是钱粮调度,更是重中之重,容不得半点疏忽。
我揉了揉眉心,试图从一堆杂乱的军需报表中理出头绪。数字繁复,单位不一,加之书写潦草,核算起来颇为费神。传统的算筹虽然精准,但在处理如此庞大的数据时,效率实在堪忧。心头不禁涌上一丝烦躁。
目光下意识地扫过案头,最终落在了一件与周遭粗犷军政文书格格不入的物件上——那是一具算盘。
这算盘并非凡品。边框选用上好的紫檀木,打磨得光滑温润,色泽深沉内敛。算珠则以某种玉石雕琢而成,颗颗圆润饱满,触手微凉,拨动起来声音清脆悦耳,如珠落玉盘。与寻常算盘相比,它不仅是一件计算工具,更像是一件精致的工艺品。
而这具算盘,正是糜贞所赠。
我伸出手,拿起那具算盘。紫檀的温润与玉珠的清凉透过指尖传来,仿佛带着她本人的气息——冷静、干练,又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体贴。
深吸一口气,我将眼前的账目重新梳理,开始用这算盘进行核算。指尖熟练地拨动算珠,清脆的“噼啪”声在寂静的书房中响起,构成一种独特的韵律。加、减、乘、除,原本令人头痛的复杂计算,在算珠的飞速起落间变得清晰明了。效率,确实提升了不止一筹。
仅仅是一具算盘吗?
不,远不止于此。
这算盘,只是糜家,尤其是糜贞本人,给予我支持的一个缩影。
自我们进驻徐州以来,糜家几乎是以倾家荡产的姿态在支持皇叔和我的事业。军粮的缺口,他们用自家粮仓填补;军饷的不足,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