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以马建国对王振武了解,不到山穷水尽是不会走这一步的!(2/3)
。现如今他又不能得罪王振武,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
回到大队部,会计把一封信交到他手上,说是从门缝里塞进来的,他才看了三行后背已经湿透。端起白瓷茶缸喝了几口凉茶,压了压惊慌的心情,看看外面也没有什么人,就把门关上,耐着性子把信看完。
写信的人知道了马晓春替老丈人家安排“偷梁换柱”顶包案的前前后后,以此作为威胁让他答应三件事,就会不再向上举报,如果不听话,就把马晓春、王宝玉、还有张明亮都抖出去。信上有些地方还涂了黑疙瘩,估计是写错字了吧。
第一件事是要他划清和王振武的界限,不要一条胡同走到黑,因为这件事王振武也知道了;第二件事是要他和王宝玉划清界限,王宝玉和“轧花厂敢死队”的那帮坏人依然如胶似漆,没少干坏事;最后是要他主动向大队的小学捐款一千元,盖一个新厕所。
前两个要求很容易理解,后面这个要求有些古怪,小学的厕所怎么惹住了这个暗地里捣蛋的人,难道这人是学校老师?
另外这人绝对和王振武和王宝玉都有过节,想到下午王振武做检讨时心有不甘的神情,这明摆着是收拾了老王,再来收拾他老马,这人到底是什么目的呢?
晓春是两个小孩儿的爹,要是进去了,这个家要散了。他在考虑要不要跟王振武通气,如果自己按照写信人的要求,以后和王振武就要撕破脸,两家关系恶化对他也没有什么好处。如果不按信上的要求做,晓春有可能蹲大牢。
马建国疑惑的是,这人既然掌握了黑材料,为什么不直接对付王振武,又拐这么大的弯找他干什么?
如果是和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绝对不会为晓春考虑,可以直接针对王振武。也不对,想要顶包案翻案的关键就是证据,只要当事人死不承认,就是铁案如山,谁也翻不了,难道这个写信的有本事让郭家的二儿子再改口供,恐怕他没有这个本事。
他反复权衡利弊,认为这事儿必须找王振武商量一个对策。这会儿也顾不了那么多了,非得和王振武说说不可。他在位子上有权有势,看看他怎么办?天塌了让个儿高的顶着,晓春顶多是一个胁从犯,王宝玉和张明亮才是核心人物。
天黑吃过饭,他直接来到王振武家里,王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