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您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可怎么办(3/5)
能重新振兴。要是大宋能再次实现统一,就得换个根基,这也是朱雄英不想直接帮大宋收复中原的原因之一。
一是大宋负担不起,二是想借此机会清除腐败,重振根基。
朱雄英心里主意已定,对赵椹说:“别管太远的事,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了。”
赵基的情况确实有所改善,脸色也红润了些,点头答应:“一切都听朱皇帝吩咐。”
朱雄英坐在龙椅上接着说:“你说过蒙古进攻襄阳有二十万人,我的精兵能以一敌十,这次我给你带十万精兵去。”
赵基依旧说:“全凭朱皇帝安排。”
朱雄英这时明白了,这赵椹真是不管不顾,连关乎国家存亡的事都全靠别人安排。估计朝廷大小事务也都由大臣们说了算,难怪大宋会在他手里亡国。
话说回来,宋朝还是很顽强的,靠着江南一隅就能顶住蒙古铁骑四十年。如果赵基有能力,也许能撑得更久。
朱雄英继续道:“既然你没异议,我就说说报酬。我给你十万精兵,一个月大概要两百万两银子,这笔钱你得出。”
赵基点头:“没问题!”
虽然宋朝已经很艰难了,但两百万两银子还能凑得出。不过朱雄英也说了,要是这场仗三天打完,那就只需要二十万两就够了。
赵基轻轻嘟囔了一句:“二十万两!”
那也挺划算的,朱雄英既然这么厉害,就像天神一样,肯定能办到。
朱雄英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不过这只是基本的军队消耗。”
“报酬另算,我帮你守健康城,你要给我两千万两银子。”
赵基赶紧答应:
“行!行!”
赵基平时不太关心朝廷的事。
面对蒙古大军的进攻,他也毫无办法。
现在有个异界皇帝来帮忙,他巴不得呢!哪还会有什么拒绝的想法。
至于这个代价嘛,他压根没多想。
再说两千万两银子,在赵基眼里也不是很多。
他对户部的经济状况也不太上心。
不过作为皇帝,朱雄英记得以前贾似道跟他说过,朝廷一年收税就有两千万两银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