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为周末的爆发做准备(3/4)
推送,看到两天就办了两次,而且还真的现场发钱,对平台几乎没有任何质疑。
于是所有人都记住了明天中午11点的拉新活动,很多人也已经开始跃跃欲试。
陈程在后台看到了自己那篇推送的阅读数,注册用户20万+,在线用户6万+,短短几十分钟,阅读人数就超过了5万。
这让他忽然想到了一个已经快被他忘掉的产品,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绝对是中国互联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自媒体平台。
得益于微信极大的流量和生态,当年很多人只是在公众号上搬运一下段子和冷笑话,就能收获几百万粉丝。
而许多风靡一时的意见领袖,也就是俗称的大v,就是在公众号靠着一篇篇十万+的爆款文章火出圈的。
只是后来短视频席卷互联网的时候,腾讯自己的短视频没能跟上,所以微信公众号这个以图文为主的自媒体平台也逐渐式微。
等陈程重生之前那两年,已经没多少人还玩公众号了,微博、微信、公众号也同样再不能培养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红,短视频崛起的那几年,所有头部网红无一例外,全是抖音和快手孕育的。
腾讯没抓住短视频的浪潮,在陈程分析看来,无外乎三个原因:
第一、转身效率太低,没跟上短视频风向;
第二、没第一时间培养自己的大v和网红,没有优质的短视频内容;
第三、在那之前没怎么玩过算法,微视的算法跟竞争对手比,完全没优势。
算法没优势是致命的。
就像新能源汽车宣传的智能驾驶,消费者能明显感觉到不同产品之间的差距。
当他觉得,哪个短视频app,都没有抖音最懂他的时候,微视也好、快手也罢,都很难撼动他的行业领袖地位。
不过陈程知道,从现在开始,往后数十五年,自己还不用担心短视频的威胁。
如果现在在校内网搞一个公众号的功能,其实自己也不需要做什么额外的开发,就是模仿微博和公众号,如果是个人注册的账号,就正常以普通公众号显示,如果是公司、机构、单位注册的账号,加一个认证流程、给一个蓝v之类的认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