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不用再关注了(1/4)
整件事情最有意思的地方,现在的情况虽然跟上辈子的情况不太一样,效果却差不多。
这个时间点上,公知们还没有将韩含包装成青年意见领袖,但是文化圈里看他不爽的,还是大有人在。
这些家伙就是红毛解体前的那种,完全被体制养着,没什么本事却又自我感觉良好,一旦体制完蛋,自己也跟着完蛋的货色。
只不过,大陆这边市场化是循序渐进的,属于钝刀子割肉,到了千禧年才真正感受到了年轻作家的冲击。
所以当有人出来倒韩,他们也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妄图通过打到对方来巩固地位。
虽然他们不懂“议程设置”这种引导舆论的方式,但也清楚很多问题一旦进入了自证清白环节,对方无论如何都要掉块肉下来。。
“可惜,也就这样了。”徐九阳再次摇头并收起了报纸。
韩含看似初出茅庐,根基却不算浅,他身后还是聚集了一批既得利益者的。
这不,原本只是被挤压了生态位的老作家,对发起挑战的年轻作家的反击,最后却变成京沪文化圈的对骂。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上辈子他会被捧成青年意见领袖。
不过影响还是有的,至少韩含再出书的时候,决计不可能有上辈子《零下一度》发售时的热度,更不说《三重门》出版时的盛况了。
网络时代,一个人要是讨厌另一个人,基本上是不会改变的,而且讨厌的这个人要是有了黑料,绝对会被奉为佳臬,只要有机会就会拿出来大肆宣扬,哪怕后来证明这个黑料是无中生有,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比如某天仙的变性人传闻。
“三小姐的动作真快。”徐九阳叹了口气。
有势力有背景就是好,要换他来……他还是算了,即便是换大美圆来,都不一定这么快就搞定,而且全无痕迹。
也不知道矮大紧这家伙有没有参与,不过无所谓了,韩含也好,路金博也好,都不用再关注了——他昨晚上网特意翻看了下,路金博给韩含代笔的那段,写得那是格外详细。
如果是七八年后的,将果麦文化搞起来的路金博,或许还能稳坐钓鱼台,但是现在嘛,怎么都要脱成皮。
也不知道他跟韩含,接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