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冲奖(2/4)
兆敦的话来说就是:比原版要好一些了。
姜闻的评价是:片名用《不醉》很合适。
但剧本只占此次制作任务的不到三成。
剩下的七成,在于落地。
确实。
无论什么样的剧本,能否落地呈现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路江的片子又是一镜到底。
别的不说,光说改编后的调度难度就比原版大了一大截。
原本五个房间互相独立,演员不用四处跑场,流水账一样跟着主角视角去拍即可,难度其实并不大。
新剧本房间虽然少了,但主要的演员们的戏份却大量增加。
又因为一镜到底,留给演员们的换装转场时间就极其有限。
关键还不止转场一次,而是多次,难度剧增!
稍有失误,就得重来。
从这个角度上看,路江在司徒兆敦和姜闻眼里就是年纪轻,写剧本阶段下手没轻没重,真到了拍的时候怕是得后悔死。
但同时也承认。
这片子只有上了这样的难度,才真正具备了冲奖的含金量。
所以接下来三人重点讨论了如何调度和如何设计空挡方便演员转场。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起主角在走廊上的场景。
比如从第一个包厢出来,镜头对准片场反方向,方便后头的演员转场换装。
在这里,姜闻给出了修改意见:“这里最好加几个镜头,把黑衣人群体是怎么产生的交代清楚。”
于是在每次主角回到走廊时,来来往往的服务员、顾客又或者是直接被某些包厢赶出来的人。
同时走廊上也多了许多看向各个包厢惊讶、恐惧、愤怒之人的镜头,这些人看到包厢内的场景后,大部分默默离开继续做自己的事,少部分穿上黑衣,或者加入黑衣队伍,又或者是拉人加入队伍。
比如主角每次都会成为被拉拢的对象,拉拢形式可以是问主角厕所在哪儿,或是问有没有火机,又或者是推销等。
总之黑衣人无处不在的招揽,主角也多次无意识地拒绝,代表了“革命”对大多数没觉醒的普通民众的绝缘性、盲目性和警惕性。
顺道着也为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