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声波杀人,死者身份曝光(2/3)
。”
“后来调查发现,是强烈的风暴与船体结构产生了特定频率的次声波,在封闭的船舱内不断共振,将所有人的内脏震得粉碎。”
秦天指着国安案发现场和回想的cos案现场。
“这里,还有漫展中心的更衣室,就是两个密闭空间。”
“之前我一直奇怪。”
“破碎的排气扇玻璃。”
“普通玻璃为何碎成颗粒状?”
“那是因为普通的玻璃受到突然的特定频率的声波冲击,产生共振,导致内部应力瞬间失衡。”
“从而碎裂成细小颗粒。”
“离奇的高密度电离信号,必然会伴随产生强烈的电离辐射。”
“它们并非来自某个具体的信号发射器。”
“而是能量释放的残留物。”
“密室杀人,瞬间内脏粉碎,体表无伤,受害者诡异平静。”
“只是次声波。”
“尤其是频率在7—8赫兹左右的次声波,能与人体内脏产生强烈的共振。”
“这种共振在短时间内就能使内脏器官剧烈抖动,撕裂,甚至粉碎性破裂,造成致命内出血。”
“而体表却几乎没有损伤。”
“更可怕的是,这种频率的次声波作用于神经系统,会让人迷失方向感甚至瞬间麻痹,失去挣扎呼救的能力。”
“受害者脸上那诡异的微笑,很可能是面部肌肉在神经失控下的痉挛。”
“排风口的新鲜拖拽痕迹与高碳钢粉末就是设备拖拽留下的痕迹。”
“凶手就是利用这个狭窄通道,将设备伸入室内,对准了受害者。”
“凶手拥有一种便携式,大功率,定向发射的次声波武器或者装置完成了这两次密室杀人”
整个房间一片死寂。
国安众人被秦天这一番推理彻底震撼了。
“次声波武器,军用级别监听。”
“这案子已经不是普通的凶杀,这是间谍行为。”
死亡真相的揭开只是第一步,更棘手的问题出现。
谁杀了他们?
是敌对势力还是内部灭口?
为什么杀他们?
是任务失败?
身份暴露?
如果是前者。
他们都泄露了什么机密?
蒋依依接触的信息范围有多大?
都有谁参与?
这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上线是谁?
下线还有谁?
调查方向迅速明确。
国安方面由赵磊牵头,围绕那位死亡的男性死者展开深度调查。
张宏的履历,权限,近期接触人员,经手项目,所有的一切。
秦天则负责另一条线。
看似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