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何谓自由(2/3)
些肥沃土壤运回村庄,并与牲畜粪便混合。
待到堆肥完毕,便可用于麦苗成长期间的追肥。
砍伐的树木自然也不会浪费,纤细柔软的树枝当场就会制作成农奴们休息的临时窝棚,或是充作燃料。
相对坚硬的树枝与树干则会用马车拉回白熊镇,收入仓库,成为木匠们的储备木材。
当农奴们向下挖掘约二十公分,就能挖到相对坚实的硬土层。
最为硬实的树干会被制作成木夯,用于夯实夯平硬土。
夯实后的土路,就是道路的路基。
由于农奴们各个都鼓足干劲,铲子都快挥出了虚影。
不到一周时间,他们就修好了连接白熊领与石矿、沥青矿的十公里硬土路。
区区硬土路自然不能令林恩满意。
当马匪这几年,他可没少吃土路的苦。
北境各领地间发展以及管理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导致各地道路的质量参差不齐。
那些质量差的土路遇到雨季就会泥泞不堪,旱季则是尘土飞扬,严重影响马匪们的工作效率。
林恩要修的,是一条结实耐操的碎石路。
碎石路可不仅仅是在土路上铺一层碎石块那么简单。
先是要在硬土路上填充一层大石块,而后才能在大石块上铺设碎石。
碎石之间还需要粘稠的填充物。
林恩本来希望一步到位,直接用沥青来充当填充物。
可经过现场实验后,他发现当下的科技水平还不足以支持沥青道路。
未经处理的沥青矿石存在大量杂质,即便烧到融化,也不适合用来修路。
而且采集与烧制沥青还会占用大量的劳动力,严重拖慢工程进度。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细密的黏土与黄泥充当填充物。
好在白熊领北部森林遍地沼泽,压根就不缺这些原材料。
不过为了开采与运输石块,林恩只能再分出三个大组常驻石矿。
由于工作流程增加以及劳动力的减少,一周之后,道路向北延伸的速度迅速降低。
但农奴们的劳动热情依然高涨。
主要原因在于,林恩兑现了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