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初见裴蕴(1/4)
萧邢跟着大部队到达大兴(今西安)时,还有一天就是大年。
入城这天的天气不错,艳阳高照。
贺若昌的先锋营是东征时临时征调,所属右翊卫,顶头上司正是倒霉蛋大将军宇文述。
整个大兴都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下,三十万大军折戟辽东,也就意味着有许多家庭失去了儿子、丈夫、兄弟、父亲。
这个大年注定不会是带着喜气的新年。
归营两日后,萧邢见到了伤尚未痊愈的贺若昌,将从卑沙城至大兴的事情做了简单汇报。
说起安市城的事情,现在整个大兴城上至文武百官,下至老百姓,都在狂喷两个人。
一个是汉王杨谅,另一个就是安市城守将杨民行的老爹杨素。
汉王被喷自然是咎由自取,若不是一再任性行事,三十万东征军就算拿不下高句丽,也不至于败的如此难看。
杨素被喷的原因也很简单。
骠骑将军陈度就是因为他的宝贝儿子拒开城门,惨死雪原之上,这也是隋军在对高句丽的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军官。
在安市城外,陈度部下突围了三百骑。
这三百人回大兴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穿着孝服,集体跪在明德门,血书上请求隋文帝诛杀杨民行此獠以慰陈度之灵。
顿时间,整个大兴城人神共愤,越国公杨素这才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干的混账事,气得眼冒金星。
原本自己只是想让他去跟着混点军功,哪料他能捅这么大的篓子。
不待隋文帝下旨,杨素就亲自将杨民行扒了个一丝不挂,用荆条绑了送到明德门,要亲自动手为陈度和安市城外的冤魂报仇。
原本还在左右为难,不知此事如何处理的隋文帝赶紧借坡下驴,赶紧派太监到明德门传口谕。
骠骑将军陈度,骁勇善战,忠心耿耿,不幸英勇牺牲,为彰其功,封“忠武侯”,此爵世袭罔替。
免了杨民行鹰扬郎将的职位,永不录用,廷杖四十,发配崖州。
在这个年代,发配到崖州基本就属于有去无回了。
对于隋文帝的处理,百姓们虽然觉得不痛快,没有砍了杨民行的头,但陈度手下的部将眼界比老百姓要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