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平叛(12)(3/6)
距离溪畔数丈远处,便停了下来。
厉延贞端坐马上,并没有所动,注视着对方。
而水面上的人,见到厉延贞之后,却有些发愣。他直勾勾的盯着厉延贞,似乎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两人如此对视,却都未先行开口。
不知过了多久,水面上男子,忍不住拱手道:“敢问小郎君,可是盱眙人否?”
厉延贞在马上拱手一礼,反问道:“对面,是魏先生,还是骆先生?”
当时在度梁山上,厉延贞见到魏思温和骆宾王之时,并不清楚对方的身份。事后,虽然得知,他们两个人的身份,却也不清楚,对应之人是那个。
所以,他上来才有此一问。
听到厉延贞如此询问,舟上之人,顿时豁然露出笑容来。
“果然是清明公子当面,魏思温再逢郎君,不甚欣喜。都梁山一别之后,魏某对公子神交往之,祈愿再与公子一唔,畅谈诗词乐曲。公子拒绝我等想要,魏某和宾王兄,甚感心痛,食不知味。今日能够得见公子,魏某欣喜之余,亦悲在心头。”
得知对面是厉延贞之时,魏思温心中,其实颇为震惊。
不过数月的时光而已,厉延贞却与此前,完全就是两个人一般。
此前在度梁山相见之时,厉延贞一首清明,虽然让魏思温颇感惊讶。但是,当时的厉延贞看上去,羸弱瘦小,面色苍白如病态一般。
此刻见到的厉延贞,与之前所见,完全非同一人。此时的厉延贞,目光炯炯有神,端坐马上,英武之气凛然于身。
此时的厉延贞,身上多了一股刚毅之气,以往的羸弱之态,丝毫不见。
见到这样的厉延贞,魏思温心中悔意更甚。
此前,尉迟昭攻伐盱眙败北,就听闻,此子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现在看他的样子,同样甲胄在身,手持横刀。
可见,他依然在为朝廷效命,这样的人,没有及时亲自前去招揽,很让魏思温痛悔不已。
说出这番话来,就是想要,借机试图拉拢厉延贞。
只是,魏思温不知道的是,他所面对的这个人。虽然看上去,不到二十岁的样子。可是,却有着千年的目光,以及三十多年的人生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