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大战落幕,四魔归位,照见本我!(3/5)
,三十年为一个甲子,中古时期为六十年,而现在则改为九十年。节气自周代以来一直以十二个为一个周期,中古时期增加到二十四个,现在则将增加到三十六个。在接下来的四十年内,天下将实现统一,之后的五百六十年将分为十二个小国,再次进入战国时期。再过一千年,人类将如同蝼蚁,马匹如同犬类,社会将陷入混乱,无法形成正统秩序。这些不过是随兴所至的简述,或许也是修行者们愿意聆听的。
至于佛教的起源,如来佛祖化现为佛的根源,实则源自老子一气化三清的教义。三清即三座圣山,因此诞生了三位圣人:终南山诞生了老子,西方的熊耳山诞生了如来(即释迦牟尼佛),东方的太行山诞生了孔子。
佛教中提到的五身、五眼,指的是天眼、法眼、慧眼、肉眼和佛眼,以及动身、静身、出身、人身和穷身,这些身相变化无穷。无论是修行者还是普通信众,每天清晨诵读经咒,可以作为积累外功的方式。外功与内果是相互关联的。现今,许多人诵读经咒,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哪些经文最为殊胜。他们认为读得越多、理解得越深,功德就越大。然而,如果盲目地阅读大量经文,却未得真传,那么这样的修行不过是徒有其表,如同背诵经文的驴子,无法真正领悟佛法的精髓。
实际上,如果能够专心奉行几种有效的经咒,一生都用之不尽。这样不仅能够积累深厚的阴德,还能降伏内心的魔障,真正有助于修行。所谓三千功德圆满,便能成就上仙。立德、立功、立言,都是修行者应尽的义务。而通过说法来渡人,是修仙学佛之士的职责。他们能够变化万千,通晓三教九流、七十二行、诸子百家的知识。
由于人性各异,喜好不同,因此要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化,才能逐渐引导他们走向正道。如果一概而论地施教,又有谁会愿意聆听呢?经文也是度人度己的善行。至于其他关于十魔九难等戒律,都可用慧剑斩断,自然应对即可。
何谓十魔?一为六贼,二为财富,三为权贵,四为七情六欲,五为恩爱缠绵,六为患难纷扰,七为圣贤之德,八为刀兵之祸,九为女乐之欢,十为女色之惑。何谓九难?一为衣食之需所迫,二为尊长之邀阻,三为妻女之牵绊,四为名利之牵累,五为横祸之降临,六为盲师之束缚,七为议论之差池,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