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秦佾心中真实的想法(3/5)
若是百姓发现敌国入侵或者有人造反,也可将投书放进这里。
武曌为了监察天下,还规定若是京畿道以外的百姓投书,各地官府应该按五品官员的待遇对他们进行接待,沿途驿所也照此执行。
至于登闻鼓的用处,那便是若百姓的投书着急,或需要保密,则可以敲击登闻鼓。
匦使院便会派出长史以上的官员,亲自出来接受投书,并按照内容分派给相应的各司。
而击鼓鸣冤这个习惯,便是匦使院在这个时代给百姓们养成的。
当秦佾在史书中了解了真正的匦使院之后,他便对这个衙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招谏司那不就相当于后来的议会?给了百姓参政议政的权力。
延恩司很像后世的人力资源部,百姓可以通过这里,找到除了荫庇、科举之外的上升渠道。
伸冤司实际上是一个纪检机构,百姓遭受了任何不公的待遇,或者看到官员贪赃枉法,都可以在这里实名举报。
通玄司则是情报机构,就跟后世的朝阳大妈一样,让间谍和反贼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
然而匦使院真正发挥的作用,却是事与愿违。
招谏司成了那些投机分子上书劝进武曌的地方。
延恩司则是被那些世家子弟们当做规避科举的手段。
至于伸冤司和通玄司,则成为来俊臣捕风捉影、网络罪状的工具。
秦佾为什么要死乞白赖的拜来俊臣为师?
还不是希望在来俊臣生命最后的时刻,让他发挥余热把自己纳入到匦使院的系统当中去?
在读书的时候秦佾就曾经设想过。
如果匦使院能够发挥它应有的职责,那么在大唐时期,便有可能让社会形态发生变化,从而打破王朝不过三百年的魔咒
等了半晌也没有听到秦佾的答复,秦忠便知道秦佾并不想对他吐露心中真实的想法。
秦忠原本是老国公秦琼军中的斥候,因为机敏果敢,忠诚可靠,被秦琼收到身边做了亲卫。
在秦怀道十四岁那年,经过层层选拔之后,被擢拔为千牛备身的时候,被秦琼派到秦怀道身边辅佐他。
秦忠跟在秦怀道的身边,一直是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