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非嫁不可(1/4)
贾珍在宁国府称王称霸,可以说天不怕地不怕,就连贾赦、贾政这两个堂叔,对他也没什么约束力。
而且宁国府当家人才是贾家的族长,祖上的功劳,也比荣国府大。
也就贾母开口了,贾珍顾忌孝道和名声才不敢违背。
现代社会说你不孝,也就是道德上谴责你。
闹到法院,判你必须给赡养费。
不给和遗弃父母,情节恶劣的,才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可在封建社会,不孝可是大罪。
“忤逆”父母是“十恶”中,仅次于谋反叛乱的大案,属于性质极为严重的罪行。
别说做官了,直接流放都不会有人说情。
所以别看贾珍他爹贾敬出家当道士了。
单在礼法孝道大于天的封建社会,贾敬一句话,就能让贾珍失去现在的一切。
要是被贾敬知道,贾珍把一个道家真修的侄女婿推出去,铁定会打断他的腿。
不对,被打死都有可能。
贾珍只能叹息一声,请李怀礼稍坐,自己则快步去了荣国府。
好在此时也是傍晚了,贾赦头上虽然顶着个‘一等将军’的头衔,但他其实没具体职务。
也就是说,级别上他是一品,但一等将军就和荣誉一样,没一点实权。
常年待在家里玩古董、玩女人。
年轻时再有志气,十几二十年过去,人早就废了。
贾珠读书备考,同样宅在家里。
至于贾琏,因为没什么差事,早就跟着贾政去上衙门听差。
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跟在他二叔贾政身边跑腿。
但别看只是跑腿,实际上荣国府的外事,全归贾琏打理着。
这也锻炼出,这家伙的办事和交际能力。
让人去找贾政、贾琏,叔侄俩正好放衙,没多久就赶到了荣庆堂里。
听完贾珍的话,贾赦和贾政先是皱眉,随后听贾珍说‘秦业不答应,这事没法逼迫他。
万一要是闹起来,那贾家别说嫁姑娘了,脸都会丢光了’。
这也是贾珍为什么,只敢请秦业去酒楼悄悄商议的原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