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威国盐(2/4)
座原本无名的山脉才得以被冠以“武侯”之名,以铭记那位将军的丰功伟绩。
武侯关与大夏的另一处关口相距亦有上百里之远。威国盐铁资源富饶,对于这片位于边关的土地自然是看不上眼。自建国以来的百余年间,始终无人愿意踏出城门,前往这片荒芜之地开垦农田。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凉之所。
在威国与大夏关口之间的西边,矗立着一座名为武侯关的地方。这里隐藏着一个重要的资源——盐矿。然而,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复杂的开采环境,这座盐矿的开发之路可谓充满了曲折和坎坷。
起初,看到盐湖的存在,一些雄心勃勃的商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片潜在的财富之地。他们怀揣着梦想,投入大量资金开始了盐矿的开发工作。可是,事情并没有像他们预期的那样顺利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昂的成本逐渐浮出水面。仅仅是开采所需的人力、物力以及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支出,就让每斤盐的成本飙升到了惊人的三十文之多!
经过长达三年的努力,这些商人不仅没有获得丰厚的回报,反而白白花费了上万两银子。面对如此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始终居高不下的成本,他们最终只能无奈地选择黯然退场,留下一片荒芜的盐矿工地。
更为关键的是,来自威国的盐通过关口进入大夏市场时,售价仅为五文一斤;即便经过层层流通环节,到大夏百姓手中购买时,价格也不过才二十文而已。相比之下,本地开发的盐矿成本过高,毫无竞争优势可言。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提起开发盐矿这件事,武侯关的盐矿也就此沉寂下来,成为了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
威国那盐湖所产出的食盐,以其纯净、洁白和独特的风味而备受各国百姓的青睐与追捧。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纷纷涌入此地,争相购买这些珍贵的食盐。
然而,面对如此诱人的财富源泉,周边的各个国家自然不会无动于衷。其中一些国家心中暗自打起了别样的算盘,妄图染指这片盐业资源。他们或是派遣间谍暗中探查,或是策划阴谋诡计想要分一杯羹。
可是,威国拥有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铁血军队。这支铁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且作战勇猛无比。每当那些心怀不轨的国家试图采取行动时,都会遭到威国铁军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