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3/3)
解释道:“西北二州因雪灾误了春耕蓄畜,今年怕有大半百姓无以维生,因此朝廷须得花费重金补养救助,否则民生凋敝,怕有动乱。”
一场天灾带来的祸患,远不在当下,尤其农耕蓄牧时代,天灾往往会导致农时延误、牧产废驰,影响的是接下来一年、乃至数年的百姓生计。为了填补这一灾难,朝廷需要花费大量钱粮。
陆逸笑着点点头:“既是如此,为何不将这笔赈济钱粮,拿去兴修河道呢?”
“什么?”
道隐一时懵了,愣了片刻方才怒道:“难道为了解决贫困积弊,就能舍弃当下百姓死活?须知……”
他正自慨然教诲,却不防陆逸立马摆手:“师傅误会我了,我的意思是以工代赈,用这笔钱养活灾民的同时,顺道修建河道。”
“以工代赈?”道隐两眼瞪得老大,一时满脸迷茫。
他自是无法理解,这新鲜词汇是何意思。
陆逸只好细作解释:“修河道要花费巨资,请问这笔钱主要是花在哪里?”
道隐道:“耗费最大的,自然是雇用力夫。须知开掘河道是个体力活,需要大量人力。”
陆逸又问:“那当下西、秦二州生产废驰,百姓领了赈灾钱粮,又有何事可干?”
“额?”
道隐一时答不上话,但他脑海中,已渐渐浮掠出一个惊人猜想:“你的意思,该不会是……”
陆逸打了个响指:“我的想法便是,那灾区生产废驰,当下最富足的,反而是人力。反正都要拨钱粮赈灾,为何不将这赈灾钱粮转化为雇用力夫的薪俸,对这二州大量征发力夫呢?”
“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当地民生困难,又能节省修河开支。”
“一笔赈灾款,分作两用,岂不省了国库的银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