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好一幅清明上河图(1/4)
城门两侧右进左出,百姓车马安静有序的出入。
樊翠英跳下马车,牵着入城。
进城要交进城费,一人两文,货物车马另算,城里的原住民不用交,连车马货物都不用交,拿着户籍凭证就可以了,城里的大户可以到郡府去办带章的腰牌,拿着腰牌就可以走城门正中,自由出入。
赶马车牛车驴车的,一次性交够十文,就可以进城了,别管你的车上有几个人,有多少货。
樊翠英牵着马车在右侧排队,等排到的时候,拿出户籍,交了十文钱就进城了。
她面上一本正经,其实心里慌的一批,第一次见这种场面。
走进城内五十米,樊翠英才敢表现出来,吓死她了,比遇上大虫还慌。
“娘,你怎么了?”
樊翠英连连摆手,“没事儿,没事儿,第一次见这么高大的城门,有些腿软。”
也跟近距离接触官兵有关。
民向来是怕官的!
她在深山里还有靠山村的时候,哪里需要接触官兵,往常来靠山村收税的官兵都是黄闫氏接触的。
黄悦也是第一次真正见识古代的城门,不得不说相当震撼,城门的肃穆庄严,城门处的井然有序,无一不在告知黄悦,对古代等级森严的制度需要保持敬畏。
这是一个没有人权,没有自由意志的时代。
城门口有多么安静,城内就有多么热闹,城墙就像一块布,裹住了城里的繁华。
临近黄昏,城里还是车水马龙,大街小巷皆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喧闹之声不绝于耳。
货郎们挑着担子在街上缓慢前行,担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物件,那物件一眼看去就比挑到靠山村的精致的多。
街道两边的摊位上,各色商品琳琅满目,行人们或欣赏,或翻看,或议价,熙熙攘攘,生机勃勃。
路边店铺的生意也很是红火,各色商铺的店铺小二满脸堆笑的招呼八方来客,忙的脚不沾地,可想而知白日生意得好成什么样子。
道路中央,马车辘辘驶过,车内坐着,或达官贵人,或归城的商旅,马蹄声和车轮声交织在一起,奏出不一样的乐曲。
好一幅清明上河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