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天宝33(3/4)
三人去剿灭残余的大顺军。到时候有了南方的钱粮和西北的流民,可让汉军旗扩大人数,再去打天宝军,大业可成。\"范文臣一脸自得,丝毫没有为自己背叛同胞而感到羞耻。
\"你说的有道理,不过如果汉军旗人数太多,可对我们不利。\"多尔衮十分犹豫。
\"王爷,奴才有办法解决。到时候我们征伐南明所得钱粮全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些汉人就算想造反,没有钱粮,将领是调不动兵的。再者说,王爷也可以在大军中安插一部分大清铁骑充当督军。这样可万事无忧。\"多尔衮听后大为认可,当即派遣阿济格带领两红旗和孔友德的人马南下,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人西征。自己则坐镇北京城。
当董天宝得到清军出兵的消息后就更不急了,本来还想给城里的清军一点压力,这下什么都不用做了。
刚刚传令兵传来消息,派出去的人已经拿下通州和天津,并且在天津查获漕运的粮食,有三百万担粮食,足够大军好几个月食用了。
双方就这样出现诡异的和平。但是大顺军和南明就都傻眼了,没想到局势变化这么快,本来大顺是一败再败,根本没法组织反抗,按照历史上的结果,李自成会死在撤退路上,然后大顺彻底土崩瓦解。
至于南明,本来随着清军南下,无数有识之士暂时放下对朝廷的恩怨,一致对外,共同抗击清军。然而,随着清军突然撤退,南明相比历史上提前陷入内乱,大臣们争权夺利,皇帝是个傀儡,整天只知道享乐。很多义士见危机已除,而朝廷又是这般不堪,纷纷离去。
现在清军重新南下,南明朝廷和大顺朝廷的应对结果却截然相反。
在陕西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打得异常艰难。大顺军这几个月也逐渐缓过神来。在没有清军的干预下,与吴三桂等人打的有来有回。
至于南明这边可就惨了。天天想着内斗。清军回到北京都不知道。一直到清军渡过黄河,占领整个山东。孔家二次向清军投降,献上降表。南明朝廷才得知清军再次南下。一个个在朝堂上依然争吵不断,互相推诿。马士英和南京勋贵等人只想守好南京。史可法却认为应该赶紧组织大军北上去抵御清军。南京城本来就不善于防守。如果等清军打到南京城下,到时候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