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天宝21(2/4)
吗?既然是同道中人,当然应该互帮互助。\"
天宝听后哈哈大笑。同时也吩咐人去叫各将领开开会,笑过之后也理解张大彪和这个时代的农民,他们要求很简单,只要有几亩薄田,饿不死就心满意足了。历史上每次天下大乱,有心之人只要给农民画饼就有无数人跟随,然而每次农民起义基本都会失败,归根结底还是领导者自身局限性,往往还没彻底成功就开始享乐。
历史上成功的只有两个半,李自成就是那半个,明明夺得天下,坐上皇位。可是因为自己画的饼太大实现不了,而自己又没有成功约束部下,一得势就欺压百姓,结果就是跟百姓离心离德,被清军打败一次后再也没有百姓愿意跟随他。
成功的一个就是朱元璋,他了解农民,但他可不是农民,小时候放牛,一家人死后去当过和尚要过饭。最后加入起义军。他只知道百姓被当官的欺压,可没有实际体验过被官府压榨的农民这一角色,所以他当皇帝后,虽然对百姓好,可说白了还是不把百姓当人,最多算是给自己家种地交租的佃户。
至于最后一个成功的那就是那位了,让所有人都站起来了,至死都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天宝看向正在地里播种的百姓,
\"大彪,你看看这些人,你认为他们幸福吗?\"
\"当然幸福,虽然土地是集体的,但是我们有了新粮种,再也不愁吃了。大家一个个都干劲十足。\"
\"那你可知道,今年陕西依旧大旱吗?然而李自成的农民军裹挟无数百姓,每到达一个地方就将那里的百姓房屋烧毁,钱粮抢走。就这样,这些百姓没有房子住,没有钱粮饱腹,只能跟着一起当流民。不然你以为他哪来的那么多大军。而且每每遇到难攻的城池都让老弱妇孺当炮灰,不知害死多少无辜百姓。更可怕的是他们跟着李自成走到哪吃到哪。现在上百万人都挤在京城。京城哪来的那么多粮食。而且他们光想着分田地,不纳粮。现在春耕都没有种,过几个月不都得饿死。不纳粮,我这暂时都不敢这么干。我们因为产量高,所以只收两成,这样就可以保证大军的供给。李自成答应不纳粮,现在只能抢大明官员的,等以后这些官员,地主的都被抢完了怎么办。\"
听完首领的分析,张大彪冷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