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内部整合的挑战(2/4)
挑战二:资源争夺与优先级冲突
「北辰」和「天枢」作为公司的最高战略优先级,如同两个巨大的“资源黑洞”,不断吸纳着最优秀的人才、最先进的设备和最充裕的预算。这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业务部门产生资源上的冲突。
最典型的冲突,发生在验证测试环节。
“陈总!小张总!”负责公司中心验证平台的经理老李快要愁白了头,“我们现在只有 5 套最高端的fpga原型验证平台(能够模拟「天枢」c的完整功能)!硬件团队那边要做最终的sign-off回归测试,os内核团队那边要验证最新的稳定性补丁,驱动团队要联调新的外设接口,连sdk团队都说需要平台来复现开发者报告的bug……这 5 套平台一天 24 小时连轴转都不够用啊!优先级怎么排?!”
类似的资源争夺,也发生在顶尖人才的调配上。比如,一位极其擅长低功耗设计的模拟电路专家,可能同时被「天枢」硬件团队、「北辰」内核电源管理小组、甚至「夸父」cpu预研项目所需要。如何平衡和协调?
这种内部的“资源内卷”,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项目进度,更可能激化部门矛盾。
挑战三:保密压力与身心俱疲
对于所有参与「北辰」和「天枢」核心研发的员工来说,除了技术上的巨大挑战,他们还承受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保密压力。
对外部,他们必须守口如瓶,不能向家人、朋友、前同事透露任何关于项目的细节。这对于很多习惯了在技术社区分享、或者性格外向的工程师来说,是一种无形的煎熬。
对内部,由于信息的严格分级和隔离,即使是同一个大项目组的同事,也可能对自己不直接负责的模块知之甚少。这种“管中窥豹”的工作状态,有时会让人感到沮丧(frtratg)和缺乏全局视野。
再加上项目本身极其紧张的进度要求,导致长时间、高强度的加班成为了常态。“996”在这里可能都算是“轻松”的,很多核心骨干几乎是以实验室为家,连续数周甚至数月都处于极限运转的状态。
身体上的疲惫,加上心理上的保密压力和对项目成败的焦虑,使得团队中开始出现一些倦怠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