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蜂巢”基地的扩张与保密(3/4)
王经理和他领导的安保团队,几乎将保密措施武装到了牙齿。
除了之前已经实施的物理隔离、门禁控制、网络监控、禁止私人存储设备等措施外,他们还引入了更先进的技术手段:
数据防泄露(dlp)系统: 对所有进出“蜂巢”网络的数据进行深度内容检测和审计,防止敏感信息通过邮件、即时通讯工具或网页上传等方式泄露。
桌面虚拟化(vdi)试点: 在一些核心开发部门,开始试点桌面虚拟化技术,工程师的所有开发工作都在远程服务器上进行,本地终端只是一个显示器和输入设备,进一步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更频繁的保密培训与突击检查: 要求所有员工定期重新签署保密协议,并接受最新的保密案例和技术培训。安保人员会不定期地对办公区域、员工电脑、甚至带出基地的文件(虽然理论上不允许)进行抽查。
尽管如此,“步步惊心”的状况依然时有发生。
有一次,安保部门通过网络流量异常分析,发现某个新入职不久的工程师的电脑,在深夜时分有向某个可疑的外部ip地址进行加密数据传输的迹象!这立刻触发了最高警报!安保团队连夜对该工程师进行了隔离审查,并对其工作站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取证。幸运的是,最终查明只是该工程师违规使用了某个小众的加密代理软件访问技术论坛,并非主动泄密。但这次事件,也让所有人再次绷紧了神经——内鬼和外贼,无时无刻不在觊觎着“北辰”这个可能价值万亿的巨大秘密!
“蜂巢”的独特气质
在高速扩张、文化融合、严苛保密和巨大压力的交织下,“蜂巢”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
这里是技术理想主义者的乐园,汇聚了全球最顶尖的大脑,共同挑战着移动操作系统的技术巅峰。 这里是效率至上的战场,敏捷开发、快速迭代、用数据说话,成为了所有人的行为准则。 这里也是高度紧张的保密前线,每一份文档、每一行代码、甚至每一次不经意的交谈,都可能关系到整个计划的成败。 这里更像是一个巨大的、高速旋转的“黑洞”,不断吸引着全球的人才和资源,也以惊人的速度消耗着启明芯的资金储备。
林轩偶尔会来到这里,他很少干预具体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